謝知剛想說,回來就回來了,怎么這么著急,就聽沈柔說:他們這一趟帶回來不少糧食和棉花,柳氏說要找大嫂說好消息呢。
得,及時雨來了。
兩邊都是大好消息,謝知索性先往柳氏那去,想瞧瞧他們這一趟帶回來多少糧。
王家商隊如今算是寨子里最大的商隊,隊里出發一次,要帶四五百人,每次帶回來的貨也可想而知的可觀。
楚大夫人!我可真是想你得緊!柳氏談笑風生,一看見謝知就快步走來。
謝知的眼神忍不住落到她身后,看著一車又一車滿滿當當的貨,剛想回答,柳氏就又道。
你和楚將軍在成和打贏勝仗的消息,我們回來的半道上都聽到了,路上傳消息的那些百姓一個個都歡天喜地的,咱們隊伍里的人聽到都樂壞了,還不敢說自己就是平安寨的。
想必消息現在都已經傳到江南那邊了。
謝知早已知曉,此一戰楚淮終將再次名揚天下,曾經他摔得有多慘,今后他的每一步都會走得有多高,那些笑話他的所有人,終將會一生只能仰望其榮光。
她笑了笑,才道:打贏了是不假,但帶回來的俘虜也多,沒到下一季紅薯豐收前,可得累著你多去江南買糧了。
楚大夫人放心,什么累不累的,我如今跟著我男人一起走南闖北的,只覺得眼界開闊不少,從前只能拘泥于后院之中,竟不知天地如此廣闊,我心里頭高興著呢。柳氏說的句句肺腑之。
而且,這一趟我不光直接帶回來了十萬斤糧食,萬斤棉花,有了咱們的醉千年和精鹽,我還跟江南那邊幾個富商談下了更低價的糧食和棉花。
現在不少人都感覺出來了,今年冬天格外的冷,所以棉花和煤炭都開始漲價了,但那些酒蟲們,已經簽了契,可反不了悔了。
見柳氏比從前更健談,又談下了好生意,謝知心中亦是歡喜:你們王家商隊是咱們寨子里生意做的最好的,這次買下的商船,就先批給你們三艘,不過,我還有一件事要托你去辦。
柳氏一聽,寨子里把大部分商船都批給了自己這隊,霎時間心花怒放,又道:楚大夫人也太客氣了,什么托不托的,你只管吩咐。
謝知搖搖頭:這件事并不輕松,我是要讓你組建一個隊伍出海,到海外國家去。
海外國家?柳氏直接懵了,雖說她說的是天南海北,可也僅限于大陸上的天南海北,至于海外那些國度,于她而實在有些太遙遠了,辰國這些年又一直施行海禁,那些西洋東西對他們來說就像是傳說一般。
謝知唇角雖含著笑,卻談吐有物,沒有絲毫開玩笑的意味:我要你出海再找一樣,和紅薯一樣高產的作物,叫做土豆。
土豆……柳氏默默記下。
它應該也叫地豆、地犁……土豆比紅薯種植更簡單,而且大量食用也不會有紅薯的肚子不適感,但卻同樣高產,所以對咱們而,是一樣非常重要的種子,除此之外,還需要一些別的種子。
楚大夫人,我知道了。柳氏意識到此事的重要性,一雙眼眸也變得沉靜下來,只是咱們如今的商船想要出海并不容易。
謝知對柳氏經商向來滿意,見她一下看出問題所在,點點頭:此事你放心,我自會安排好,所以你只用先物色人選便是。
原本這萬家人不打算跟他們合作,謝知以為買船的事沒戲了,但這次萬澤偷偷提前派了人來通知他們,她總覺得是他見平安寨仗打贏了,又開始考慮合作之事。
若是萬家愿意賣船給他們,她便早點派商隊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