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會問,遠東呢?算了,別提了。即使不考慮兩國緊張的關系,單論技術,遠東在機載雷達領域也乏善可陳。
看看他們正在測試的t-10s戰斗機(后來的蘇-27),竟然裝了個重達一噸、性能低下的n001雷達,就知道水平如何了。
蘇晨他緊張地問:“出了什么問題?”
唐建軍回答:“根據你和小霍克先生的協議,不列顛宇航公司要為我們的‘海鷂’戰斗機安裝以色列埃爾塔公司的elm-2021b雷達。
小霍克先生信守承諾,不僅與以色列方面商談雷達引進事宜,還把我介紹給埃爾塔的談判代表,因為技術細節的部分由我負責。”
蘇晨點點頭,但滿臉疑惑:“聽上去挺順利的啊,難道埃爾塔公司不愿意賣我們這雷達?”
唐建軍苦笑搖頭:“雖然沒直接說,但我感覺結果可能就是這樣。”
“為什么?他們有解釋原因嗎?”
“他們沒直說,不過我能感覺到,他們其實很想做這筆生意,但似乎有外力在施壓,讓他們猶豫不決。”
“老師,您有沒有試著探聽一下這股壓力是從哪里來的?”
“當然試過了。”
唐建軍說道:“蘇晨,你應該明白,全華夏最想促成這次交易的人就坐在這個房間里。為了達成目標,我絕不會放過任何一絲機會。”
蘇晨當然明白,從未來回到現在的他知道,pd雷達在機載雷達歷史上的重要性無可替代。
無論是前世還是今生,唐建軍都是推動華夏pd雷達發展的關鍵人物。
因此,他說這里坐著的是全華夏最希望看到真正的pd雷達、并能實際使用它的人,這句話再真實不過了。
“我覺得,這件事最大的阻礙可能來自老美。”唐建軍說。
蘇晨沉默了,因為他心里的想法和唐建軍如出一轍。
如今的世界,兩大強國之間的競爭無處不在。為了壓制對方,老美和爾婁斯這兩個大國幾乎使出了渾身解數。
為了給看似強大且態度強硬的爾婁斯制造障礙,老美降低了姿態,與華夏的正常化關系,并開放了一些原本禁止出口的技術和物資給華夏,以此來提升華夏的實力。
這并不是出于老美的好意,而是為了在爾婁斯的側翼增加一個對手。
眾所周知,盡管華夏和爾婁斯在表面看來有著相似的社會制度,但兩國之間早已劍拔弩張多年。
爾婁斯曾計劃使用核武器對華夏發動攻擊,迫使華夏采取了一系列防御措施,其中包括大力發展三線建設。
正是由于這一系列措施,蓉城的3611飛機設計研究所得以從沈陽的3601獨立出來。
謝志忠也因此脫穎而出,成為3611的總設計師,并憑借“殲-10”戰斗機的成功研發而聲名鵲起,同時也培養了楊巍這樣的優秀接班人。
這些都證明了,無論面對多大的困難,華夏總能獲得轉機,從微弱的希望中成長壯大。
蘇晨沉思許久后抬頭看向唐建軍,“老師,我有個想法,雖然不確定能不能行,但我愿意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