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梅再次點頭這個辦法她以前當廠長時也用過,效果不錯。
蘇晨提到的第三條原則“以規蹈之”,意思是通過建立健全的規章制度,并將這些規則的執行效果與個人收入直接掛鉤來激勵員工。
劉梅點了點頭,表示贊同。她理解到,要實行獎懲機制,首先要有明確的規范。
于是她問道:“那么接下來的兩條‘以情動之,以法刑之’,是不是意味著對于違規行為,首先是勸導,若勸導無效再采取處罰措施呢?”
蘇晨笑了,回答說:“您說得對,正是這個意思。”
劉梅笑著說:“這么一聽就明白了,其實就是我們平時常用的管理方法,只是你做了個總結,并明確了實施步驟,是這樣嗎,小晨?”
蘇晨點點頭:“沒錯,就是這個意思。”
這時,一直沉默在一旁的潘水生也加入了對話:“最后一項‘殺雞儆猴’,是不是說對于那些頑固不化的員工,可以直接解雇以示警告?不過,考慮到勞動服務公司的員工多為職工家屬,這樣做可能不太現實吧?”
蘇晨解釋道:“不一定非得解雇,也可以暫時不給他們安排工作,只發放最低生活保障工資,看看他們能否承受這樣的壓力。”
潘水生恍然大悟,感嘆道:“這招夠狠!”
蘇晨接著說:“有位前輩曾經教過我,對付那些不守規矩的人,有時候我們必須用更嚴厲的方式來糾正他們的行為。”
劉梅笑道:“這話聽起來還真有點道理,說這話的該不會是詹瘸子吧?”
蘇晨笑了笑,沒有作答。
劉梅見狀,不再追問,轉而問道:“小晨,剛才說的第二條對策我已經明白了,感覺確實可行。那你所說的第三條策略是什么呢?”
聽到這個問題,蘇晨的表情變得有些微妙,隨即提出了一個似乎與前文不直接相關的問題:
“劉阿姨,你的膽子大不大?”蘇晨突然問道。
劉梅愣了一下,好奇地反問:“小晨,你這話是什么意思?這第三條路和我的膽量有什么關系?是不是會有什么風險?”
蘇晨緩緩解釋道:“其實,這第三條路就是第二條路的延續,只是在完成了第二步的目標之后,再向前推進一步。”
“再進一步?具體是怎么個進法?”劉梅疑惑地追問。
在她看來,第二步已經非常實際可行,成功的可能性也很大。
按照蘇晨的思路,她甚至已經決定在接管勞動服務公司后,要首先試點一些新的做法。
除此之外,她對一些未被提及的問題,如研究所的關系處理及公共設施使用費的結算等,也有了初步的想法。
盡管這些計劃還很粗略,但她相信,只要回去仔細琢磨,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她覺得自己也應該獨立解決一些事情,不能事事依賴這位“干兒子”。
她相信,通過這些改革,勞動服務公司不僅能夠煥然一新,還能實現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