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蓮落的嘴里,陳念之了解到了栗秋的事情。
栗秋自小聰慧,被譽為一代神童,且師出名門,二十歲就成為了青州茅龍書院的教習,并且一路升為教諭,后被舉薦至神都白鹿書院,成為當代最年輕的大儒。
但僅僅是如此,栗秋到不至于讓蓮落如此記恨,讓蓮落這般記恨的原因是栗秋當年上了一封治民疏,里面細數了人皇登基以來的十大罪狀,并且教人皇如何治理天下。
這大逆不道的辭,把人皇氣得夠嗆,下令白鹿書院直接削去他大儒頭銜,同時還要將栗秋流放到邊關去守城。
然而,讓人萬萬沒想到的是,白鹿書院竟然拒了人皇法旨,并且聯合天下讀書人,跟人皇陛下求情。
最后陛下開恩了?
陳念之問道。
說是求情,其實就是在逼宮,這幫白眼狼,都不是什么好東西!
栗秋說道。
人皇陛下作為我人族最強者,他們怎敢忤逆?
陳念之好奇問道。
人皇陛下想要鎮壓自然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可殺幾個儒生簡單,要堵住這天下儒生的悠悠眾口卻很難,更別說這些家伙都以死諫為榮。
蓮落說道,不過,我很討厭他們滿口仁義道德,但有一點不得不佩服,他們確實是在幫陛下治理天下,若是將這些家伙全都殺了,整個人族恐怕要倒退幾百年!
陳念之當即明白了人皇的處境。
就像自己的東陵城,從先輩開始,就想要請幾位先生過來教書,即便遭遇了數次的挫折,卻都沒有放棄。
他阿翁更是到青州各地書院,求爺爺告奶奶,為的什么?因為這天下,是讀書人的天下。
只有武力是不行的。
而陳念之成為東陵城主后,也同樣面臨了同樣的問題,那就是東陵城的人才不夠,阿翁和阿爺雖然給他留下了一個極好的班底。
但這個班底,也僅限于東陵城現在的發展,如果想要擴張,就需要更多的人才,而且是讀書識字,且有大眼界的人才。
身為人皇,哪怕不在乎自己的名聲,可以將這些反抗的讀書人都殺掉,可這遼闊的人族疆土,總需要有人治理,殺光了誰來牧疆?
最后結果是,兩方各退了一步,栗秋被貶回青州,為茅龍書院教習,且永不升遷錄用!
蓮落說道,說起這事,咱家就為人皇陛下委屈,若不是為了這天下子民,陛下又如何會受此等委屈?
陳念之卻陷入了沉默。
蓮落似乎看出了他的意思,問道:我若是讓你趕走栗秋,你可愿意?
愿意!
陳念之沒有任何猶豫。
真話?
蓮落問道。
若是以得失計算,自然是不愿的,可我阿翁說過,交朋友要少一些計算,多一些真誠。
陳念之說道。
蓮落一怔,問道:你可知道趕走他的后果?
無非就是得罪天下讀書人嘛。
陳念之說道,從此以后,我東陵城再也請不到先生來教書了,不過,我東陵城之前也沒有先生。
好好好!
蓮落沒好氣的瞪了他一眼,道,我不會讓你趕走栗秋,不過,最好還是不要讓我見到他,否則,以他的性子,即便不跟我打起來,也會拂袖而去,你現在封了侯,日后前途無量,東陵城想要強大起來,確實需要讀書人,武力強橫可打天下,卻治不了天下。
陳念之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