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做些技術含量不高的畢業設計,不如幫他搞這份提交給部里的正式材料。不管這飛機最后如何,參與項目本身就是寶貴經歷。有了這份資歷,在華夏社會,就比別人高,對這小伙子的未來大有益處。
蘇晨見郭偉強爽快答應,很高興,但隨后有些恍惚,思緒陷入時空悖論,一時難以自拔。
吳廣輝院士的未來,是因為被分配到華夏大飛機的搖籃西京3603所,才自然而然走上大飛機研制之路,最終成就事業巔峰,被自己所知?還是因為自己提前知道歷史,有意無意推動,才導致這一切發生?
如果不影響和推動,歷史是否必然按原樣重演?畢竟,在自己熟知的時間線上,歷史發展充滿太多偶然。
這是個深奧的哲學問題,恐怕所有重生者都要面對。
蘇晨一時半會兒找不到答案。事實上,隨著他的重生,身邊每個人、每件事都已發生或多或少的改變,進而改寫了歷史。蘇晨相信,這樣的人和事會越來越多,這是他想要的,但也是他想不明白的。
蘇晨無奈笑笑,再次鄭重向郭偉強告別,轉身離去。郭偉強注視著他的背影,搖頭又點頭,低聲自語:
“老宋說得對,這小子,將來注定非凡?!?
蘇晨回家后,把自己關在房間里反復思考,突然感到些許后悔。
今天在郭偉強面前話多了,鋒芒畢露,透露了太多想法、觀點,還表達了對某些官僚的不滿,這些都不該是現在的他該說、該做的。
但話已出口,覆水難收,只能寄希望于郭偉強保密,別向第三人透露太多。
或許是自己太急躁了。在蘇晨前世的記憶里,華夏停掉“運十”后,并未放棄“大飛機”夢。事實上,一次次嘗試,過程悲壯。
歸根結底,缺錢、缺技術積累。如今有機會改寫歷史,蘇晨怎能不心動?
仔細想想,“運十”“bac”,都不是他該操心的。這種國家層面的大事,他不宜隨意插手。華夏自古不乏政治智慧的領袖,新華夏尤甚。
蘇晨在郭偉強辦公室里的慷慨陳詞,已是他能做的極限。
他拋磚引玉,試圖引導事情走向他認為正確的方向,幫助決策者少走彎路。其余的,順其自然吧。他,蘇晨,有更重要的事要去做。
于是,他拿起電話。
接聽的是謝啟東。問候過后,他叫來了鮑語燕。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