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罷這首《詩經》里的《小雅·采薇》,他對微微笑說:“微微笑,你的中文名就來自這首詩。不過,要想用這首詩的名字作為人名,背后得有幾個特別的理由。”
微微笑好奇地問:“不就是一個名字嘛,怎么還這么多講究?艾力科,你快告訴我,這是怎么回事?”
蘇晨回答:“確實有幾個原因。首先,給你起名的人一定對夏國傳統文化很有研究,不然怎么會知道這首古老的詩呢?”
“這倒是真的,”微微笑想了想,“但是,為什么不能是我父母起的呢?他們也有權利給我取名啊。”
“那微微笑,你知道這首《小雅·采薇》講的是什么故事嗎?”蘇晨反問。
微微笑有些不好意思地說:“艾力科,雖然我能說一些中文,但對于《詩經》這種古文,我還是不太懂。我知道我的名字來源于這里,但不明白它具體講了什么。”
蘇晨點點頭:“這很正常,畢竟《詩經》距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語和表達方式都和現代大不相同。不過,你想不想聽聽這首詩的故事?”
“當然想聽!”微微笑的眼睛亮了起來。
于是,蘇晨開始講述:“《小雅·采薇》講述了一個戰士的故事。在一個寒冷的冬天,天下著雪,他終于結束了漫長的征戰,踏上了回家的路。路上艱難險阻,他餓著肚子,口渴難耐,但每一步都離家更近。”
“他回想起過去的戰場,心中充滿了對家鄉的思念。每當戰斗間隙,他都會登上高地,遠遠眺望故鄉的方向。如今,他終于可以放下武器,向著那個溫暖的地方走去。”
聽完這個故事,微微笑若有所思地說:“原來我的名字背后有這么動人的故事啊。”
如今回到故鄉,眼前的景色卻是雨雪紛飛,不再有離別時的楊柳青。故土依舊,但人事已非,心中難免涌起無限惆悵,淚水不禁滑落。
蘇晨用低沉的聲音念誦著《小雅·采薇》中的詩句,“以前我離開時,楊柳隨風輕搖;今日我歸來,卻只見雨雪飄零。路上行走艱難,饑渴交加。我的心充滿悲傷,誰能理解我的哀痛?”
他接著說:“微微笑,若不是你爺爺奶奶從小生長在這片土地上,怎會有這般深沉的鄉愁?‘采薇’這個名字,正是他們對故土深情的見證。”
聽到這里,微微笑的笑容漸漸消失,眼中泛起了淚光,兩人陷入了沉默。
音樂再次響起,這次是年輕人喜愛的迪斯科,節奏強烈而熱情。蘇晨看向微微笑,她本是個活潑開朗的女孩,按理說不應該錯過這樣的舞會。
然而,她輕輕地搖了搖頭,輕聲說:“蘇,我現在不想跳舞,你能陪我出去走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