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出發前,他特意讓許恪幫他找到了這本書的原版,以便在這漫長的飛行途中消磨時間。
旁邊的倭寇乘客似乎也察覺到蘇晨不想多聊,見他拿出書來閱讀,便沒有打擾。他自己也有許多心事,此次赴美是為了處理一件重要的事。
雖然對方尚未明確表態,但這給了他一絲希望,如果事情能順利解決,那將是多年努力的結果,承載著他未來的期望,所以他必須慎重考慮每一個細節。
就在他準備閉目養神,整理思緒的時候,他注意到了鄰座的年輕人正在閱讀的那本書。這立刻引起了他的好奇。
蘇晨心想,能在如此年紀就坐上頭等艙橫渡大洋的人,要么出身顯赫家族,要么來自富裕家庭。然而,這樣的人竟在飛機上看一本關于電子學的基礎書籍,這真是件稀奇事兒。
好奇心驅使下,他輕聲問道:“先生,您在看的是《電子學》嗎?”
聽到鄰座的詢問,蘇晨心中一動。近年來,倭寇在經濟和工業領域發展迅速,在多個領域甚至超越了老美國,尤其在電子學方面獨領風騷。相比之下,韓國雖有潛力但尚未成氣候。對方既然對此感興趣,或許同行?
不妨試探一下,說不定會有意外收獲。于是他合上書,展示封面給鄰座看,并笑著說:“沒錯,這是《電子學》的英文原版教材。
我是夏國人,叫蘇晨,即將去老美國史丹福大學學習電子工程,提前預習一下以免到時候手忙腳亂。您這樣問,應該是同行吧?請問貴姓高名,在哪家公司任職?”
“原來是夏國人啊,我還以為你是美籍倭寇人呢。夏國也有能乘坐頭等艙的人才了……抱歉,蘇先生,我多了。我叫騰野偉崗,現任職于東芝電器株式會社,請多關照。”
騰野偉崗報出自己的名字和公司后,蘇晨感到一絲熟悉,好像在哪里聽說過這個名字,但又一時記不清。不過,東芝的大名倒是如雷貫耳。
他笑著說:“東芝,那可是大名鼎鼎的公司啊,看你這樣子,應該在公司里地位不低吧。”
本是隨口一說,沒想到卻觸動了騰野偉崗的心事,他愣了一下,勉強笑道:“嗯,我的職位還算可以。”
蘇晨察覺到對方辭閃爍,似乎遇到了職業困境。但他尊重別人的隱私,并未深究,轉而與藤尾先生聊起了電子學的話題。
“藤尾先生,您在東芝工作,肯定對電子學很有研究。作為初學者,您有什么建議可以給我這樣的新人嗎?”
蘇晨謙遜地向這位前輩請教,他對這個話題非常感興趣。盡管他的知識在當時看來有些超前,尤其是在電子學領域,這是一個自20世紀80年代末以來發展迅猛的學科,催生了諸如互聯網、信息處理和人工智能等一系列新興技術。
相比之下,80年代初的電子學對他而是陌生的,他意識到需要補充這方面的知識,以免顯得不合時宜。
科學,尤其是工程技術,沒有深厚的基礎是不可能取得成就的。即使蘇晨深知相控陣雷達的所有理論,并且在這方面是專家,但他也清楚,如果沒有相應的基礎設施和技術支持,即便是制造一個這樣的系統在夏國也是不可能的。
比如,到哪里去找能夠滿足極高精度和集成度要求的tr組件呢?又如何獲得能夠進行高速數據處理的dsp芯片?
因此,在他計劃提供給賁放的技術資料中,他首先關注的是較為基礎的脈沖多普勒機載火控雷達(pd),而非更為先進的無源或有源相控陣雷達(pesaae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