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青今天過來,主要是想和周揚聊聊縣里79年的發展規劃。
當下,他就從農業、工業以及第三產業等多個方面,將縣里今年的規劃說了一遍。
而老丈人李豐年在李長青說完之后,也將自己分管的醫療、衛生、教育等部門的情況補充了一番。
說完這些之后,李長青再次說道:你也知道,我和你爹干事兒能行,但看不長遠,你看看我們這規劃行不行,有沒有啥遺漏的地方!
周揚略作思索,然后說道:農業方面繼續發展養殖業,擴大養殖種類,這事兒整體來說沒啥毛病,但是呢,你們有一點還是得注意點!
什么
抗旱!
你的意思是今年的雨水不太多李長青皺眉道。
嗯,你們也看到了,去年冬天一共也沒有下幾場雪,倒是大風天天刮,不出預料的話,今年春夏之際又要受旱了!
周揚可是知道,北方的大旱至少要持續四五年。
不僅僅是今年,今后幾年雨水都少的可憐,所以這幾年農業生產的關鍵就是抗旱。
行,這事兒我們回去討論一下,然后調整一下種植方案,盡量多種一些抗旱耐寒的農作物!李長青道。
嗯,除此之外,我覺得還有一件事情你們得認真考慮了!周揚道。
啥事情
招攬人才!周揚道。
人才
看到幾人一臉疑惑的表情,周揚就知道他們根本沒有意識到這事兒的重要性。
其實不僅僅是李長青他們是這樣,上面的省市領導乃至于更高層都一樣,根本就沒有理清人才和地區發展之間的關系。
這些人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能干你就干,不敢滾蛋、三條腿的兔子不好找,兩條腿的人多的是,壓根兒就不知道人與人是不一樣的。
所以眼下的真實情況是,真正能干實事的人并不多,各級政府以及部門單位,都嚴重的缺乏人才。
想到這里,周揚當即說道:人才是興國之本、富民之基、發展之源,人才隊伍的好壞直接關系一個地區的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的發展。所以在不久的將來,人才的競爭力是核心競爭力。
咱們云山縣想要發展好,不在于多建幾個廠子,多修幾條路,最重要的是發現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
聽到這話,李長青當即點了點頭說道:你這話我深有體會,這幾年隨著縣里發展越來越好,我就發現很多領導干部的能力實在是有點差,根本勝任不了現在的工作崗位,完全是在混日子!
周揚隨即說道:這就對了,政府單位尚且如此,那些企業的情況可想而知!
然而李長青卻皺了皺眉頭說道:這事兒可不好解決啊,根據上面的規定,每年上級給咱們縣調多少大學生那都不是定量的,主要是看今年有多少本地籍貫的大學畢業生!
但是除了最近兩年外,之前咱們云山縣每年推薦上大學的名額都不多,再刨掉那些不愿意回縣里的,每年能回到縣里的大學生真的是非常的少...
不等李長青說完,周揚就打斷了他的話,說道不要將目光就盯在那些大學生身上,人才又不單單只有大學生!
這...你有什么想法李長青看著周揚問道。
周揚當即說道:我建議縣里可以將視線放到那些知青身上!
知青
對!
接著周揚繼續說道:大部分的知青都是讀過書的,又經過下鄉生活的鍛煉,他們這些人既有文化又能吃苦,在咱們這小地方,自然能算得上人才了!
那倒是,可是知青們不是馬上要回城了嗎,你的意思是留下他們李長青皺眉道。
嗯,盡管目前上面已經允許知青回城了,但并不是所有的知青都有資格回城,除了那些能力突出考走的,或者家里有關系的調回城的外,其他人都得熬時間,這對于我們來說是個爭搶人才的機會!周揚道。
那具體該怎么操作
周揚當即說道:我的想法是,趁著大家現在還沒有反應過來,縣里可以向市里,甚至于省里打個報告,就說我們云山縣愿意幫忙落實知青的工作問題!
只要愿意在咱們云山縣落戶的知青,縣里不但給解決工作問題,而且還給一部分安家費。
這樣一來,那些考不上大學或者是家里沒有硬實關系的知青,肯定會心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