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嘛,主要是在玉柱的崛起過程中,除了隆科多暗中出了大力之外,別的人,包括佟國維在內,做的都是錦上添花的事情。
你們一直說,家里有很多難事兒。如今,幫得上忙的人,就在老夫的身邊,有啥要求直管提吧佟國維這么說,并沒有老糊涂,而是故意想把玉柱拉回到大家族之中。
因為,玉柱始終和家族內的親戚們,走動的不算親近。
除了四時節禮齊全之外,玉柱和家里的親戚們,私下里少有往來。
玉柱現在的心態,再看這些親戚,只可能聯想到兩個字:麻煩!
雖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乃是常態。
可是,以玉柱的經驗,他寧可提拔自己親手培養的心腹,也不樂意拉拔親戚們。
這個主要是,林子大了之后,啥鳥都有。
以前,玉柱吃過親戚們的各種明虧暗虧。可問題是,吃了虧后,偏偏有苦難,根本就解釋不清楚。
嗨,大家都眼巴巴的等著佟國維發話呢。
既然佟國維主動開了口,搭了梯子,這一下,就如同大壩決了堤似的,大家你一我一語的緊跟著提出了各式各樣的要求。
玉柱沒看佟國維,他心里有數,老家伙故意布了這么個局,雖然給他添了不少的麻煩。
但是,俗話說,吃人嘴軟,拿人手短,玉柱幫了親戚們的忙,好名聲還是可以賺一些的。
在這種講究株連的社會里,家族的意義,不同尋常的重要。
一般來說,只要是被逐出家門的人,再無任何前途可。
在大清朝,皇權不下縣的本質,其實是把鄉鎮的權力真空交給了以縉紳為代表的族權。
玉柱逐漸掌權之后,并未大力拉拔佟家人,其實是做給老皇帝看的。
因為啥呢
當初,所謂的佟半朝,不過是老皇帝剛剛上臺不久,采取的權宜之計罷了。
現在呢,老皇帝都做了五十幾年皇帝了,根本不可能允許,朝堂上出現第二個佟半朝。
在整個老佟家里,論及對老皇帝的了解,包括佟國維在內,都遠不如玉柱和隆科多。
老皇帝其實還算是通情達理的皇帝,只要玉柱不走權臣之路,老皇帝對他還是頗為包容的。
玉柱心中有數,利用職權和影響力,提攜一下家族的堂兄弟們,老皇帝就算是知道了,也不可能有別的看法。
這個主要是,玉柱辦事兒,一向頗有分寸感,絕不逾越雷池半步。
為了顯示重視之意,玉柱命人取來紙筆,當著佟國維的面,把堂兄弟們的要求,一一記錄在案。
只是,輪到前任江西巡撫佟國正的幺孫,楊勒吉的時候,玉柱還是頗有些驚訝。
楊勒吉淡淡的說:功名但在馬上取,何須私相授受叔祖,侄孫告辭了。
就在眾目睽睽之下,楊勒吉瀟灑的走了,沒帶走半片云彩。
玉柱倒是暗暗點頭不已,人可以窮,卻不能倒志。
不管,楊勒吉是真有骨氣,還是假有骨氣,這股子傲勁兒,都是可嘉的。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