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后,江州開始熱鬧起來,江東各兄弟地市參觀團紛至沓來,都是由二把手帶隊。
    既然是二把手帶隊,自然要對等對口接待,駱飛忙得不亦樂乎,陪著一波又一波考察團參觀、介紹、座談。
    在這接待過程中,秦川和錢偉山也陪同。
    雖然很忙,駱飛卻很開心,這簡直太給自己長面子了,這面子幾乎都是自己的。
    當然,自己能有這面子,除了自己腳踏實地的業績,毫無疑問,離不開關新民的關照,如果關新民不在調研中發表那些談話,如果江東日報不如此報道關新民在江州的活動,哪里會有這么多人來。
    由此,駱飛發自內心感激關新民,又暗暗慶幸自己能攀上他這個高枝。
    秦川也很開心,老大這次可是在同行面前大出風頭,駱飛如此出彩,自己當然會跟著沾光。
    錢偉山則很平靜,盡職盡責做好自己份內的工作。
    這段時間,喬梁和張海濤一直陪著安哲在下面搞調研,既然來的都是各地市二把手,自然不需要安哲出面接待。
    對江州發生的這些熱鬧,喬梁盡在眼底,張海濤也都知悉,雖然他們知道安哲也知道,但在安哲面前,還是盡量不提起。
    雖然他們不提,安哲在忙完后,有時卻會主動問他們,問的主要是哪些地市來了,哪些沒來,喬梁和張海濤都如實稟告。
    這天,安哲到了陽山,這是他此次調研的最后一站。
    在看了幾個企業和鄉鎮,聽完任泉和耿直的工作匯報后,安哲發表了一番談話。
    安哲在談話中提到:在我們的人當中,存在這么一種錯誤思維,認為工作是給自己干的,只要出了業績,功勞是自己的,面子是自己的,而忽視了集體,忘記了大家,忽視了集體的作用,忘記了大家的出力流汗,這種認識很危險,這種思想尤其要不得。
    我們做任何工作,都要秉承為群眾服務的原則,為的是造福一方百姓,而不是為個人謀取什么功名。即使我們在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績,也務必要戒驕戒躁,務必保持低調謙虛的作風,務必繼續腳踏實地真抓實干,切不可因為來自周圍的夸贊和恭維而忘乎所以,而浮躁自滿飄飄然不知所以然……
    安哲雖然是在陽山說的這話,但喬梁卻分明聽出到了其中隱含的味道,這段時間,安哲雖然一直在基層調研,雖然對江州發生的熱鬧不做任何評論,但他卻沒有停止思考。
    這思考是冷靜而理性的。
    張海濤也聽出了其中的意味,安哲雖然是在陽山說的這話,但卻似乎并不是只針對陽山說的。
    座談結束后,喬梁找到跟隨的記者,叮囑記者在寫稿的時候,要重點突出安哲的這番講話。
    剛叮囑完記者,張海濤過來找喬梁,看著喬梁似笑非笑道:對老大那番話,你是怎么理解的
    看張海濤這表情,喬梁隨即意會到了什么,干脆道:我認為老大這番話不是即興隨意說的,帶有一定的針對性,而這針對性,似乎并不僅僅只對陽山。
    張海濤贊許地點點頭:不錯,老弟聽得分明,如此,明天新聞媒體對老大活動的報道,要有個側重點。
    喬梁點點頭:我剛叮囑記者了,寫稿的時候重點突出老大講的這番話。
    這似乎還不夠吧。張海濤繼續似笑非笑道。
    喬梁眨眨眼,一時沒理解透徹張海濤這話的意思。
    張海濤接著道:忘了前些日子的江東日報了
    張海濤這么一說,喬梁立刻領悟,關新民在江州調研的時候,江東日報不但頭版頭條重點報道,而且還有配發的評論。張海濤的意思,顯然是要復制這個套路,不但要重點宣傳安哲的這番講話,還要以評論的形式加重分量。
    喬梁不由佩服張海濤考慮問題的全面細致,自己剛才竟然沒想到這一點。
    我知道該怎么做了。喬梁道。
    張海濤笑著拍拍喬梁肩膀:老弟很有悟性,這事就不要告訴老大了,等明天的報紙出來,我想他看到應該會滿意的。
    喬梁笑著點點頭,接著琢磨這評論應該由誰來寫,此次安哲下來調研,只跟了記者,邵冰雨沒來,張海濤吩咐稿子寫完后由自己把關,然后他簽字。
    以邵冰雨文筆的犀利和筆力,這評論由她來寫自然最對路子。
    但邵冰雨不在現場,不了解詳情,讓她捉筆似乎又不大合適。
    喬梁琢磨片刻,決定自己親自來寫這評論。
    吃過午飯,安哲回房間休息,喬梁關在自己房間里開始寫評論。
    這種配發新聞報道的評論一般不需要長,但越短要求越高,越要體現出精髓,寫作的難度也就越大。
    喬梁雖然經常寫東西,但搞這種評論卻是第一次,加上安哲的這次講話很重要,不由格外重視格外用心,打開筆記本,琢磨著評論的格式和要求,琢磨著安哲今天講的內容,琢磨著自己對安哲的了解和認識,邊想邊寫。
    初稿寫完后,喬梁看篇幅有些長,語有些拖沓,又邊修改邊壓縮。
    壓縮修改完,喬梁又檢查了兩遍,覺得比較滿意了。
    但因為是初次弄這種評論,加上又很重要,喬梁心里還是有些沒底。
    喬梁隨即想到邵冰雨在這方面是大拿,決定先給她看看,如果她這關過了,那問題就不大了。
    喬梁于是給邵冰雨打了電話,把安哲在陽山講話的內容說了一下,然后又提到張海濤要求在報紙報道的同時,要配發評論。
    你的意思是,讓我來寫這評論邵冰雨道。
    不是,你沒在現場,缺乏直觀感受,不合適。喬梁道。
    那你找我干嘛邵冰雨道。
    喬梁想了下:我這邊有人寫好了評論,但不知寫的水平如何,想讓你幫忙把把關。
    水平如何,你難道看不出來
    嗯,看不出來,心里沒底。
    邵冰雨有些奇怪,以這家伙的眼光,他應該能看出評論水平高低啊,怎么會心里沒底呢
    那你把講話內容和評論一起發給我。邵冰雨道。
    好的,稍等。接著喬梁把整理好的安哲的講話內容和評論一起發給了邵冰雨,然后坐在沙發上,點燃一支煙,邊吸邊等邵冰雨回話。
    一支煙抽完,邵冰雨回電話了。
    怎么樣電話一接通,喬梁上來就問道。
    邵冰雨沒有回答喬梁的話,卻問道:這評論是誰寫的
    先別問誰寫的,你先說這評論寫的如何能不能見報喬梁有些固執。
    邵冰雨沉默片刻:這是高手。
    哦,真的喬梁心里一喜,能得到評論大拿邵冰雨的如此評價,他心里一塊石頭倏地落了地。
    當然是真的,這評論短小精悍,內容緊密結合了那講話內容,論點明確,論據得力,論證合理,文筆犀利,沒想到你那邊還有如此寫評論的高手,快告訴我,是誰寫的邵冰雨的聲音聽起來有些迫切。
&n-->>bsp;   聽邵冰雨如此說,喬梁徹底放心了,不由有些得意:我。
    你邵冰雨一怔,隨即有些懷疑,真的是你寫的
    如假包換,這個我有撒謊的必要嗎我能撒謊嗎喬梁道。
    邵冰雨想想也是,心里很意外,沒想到喬梁還有這本事,他這評論寫的水平絲毫不亞于自己。
    你……以前經常寫評論邵冰雨道。
    沒,第一次,摸著石頭過河,正因為是第一次,所以才心里沒底,所以才當局者迷,不知道到底行不行,所以才讓你給把把關。喬梁道。
    邵冰雨又沉默了,自己練了這么多年,才達到現在這水平,沒想到喬梁第一次就寫的如此優秀,如此看來,這家伙不是有天賦,就是具有超出常人的辯證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