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謝錚就帶著雙月在成凌關四處玩耍。
南氏本來安排了人給她們做向導,但謝錚不要,說隨心所欲地逛便是。
成凌關如今是兩國交匯的邊鎮,兩國文化交融,新鮮的玩意很多,她們兩人都看花了眼。
西京的一些小吃,在成凌關也能吃到。
在成凌關,謝錚也看到了素珍工坊,覺得十分奇怪。
因為,工坊很多地方都有,但只有京城的那家叫素珍工坊,怎地在這里也有?
她好奇地回去問了南氏,南氏告訴她,這素珍工坊是王清如籌款開的,和京城的素珍工坊有分別,這家素珍工坊只是一個繡坊,繡娘們可以來工坊里繡,也可以在家里頭繡了,把繡品拿過來賣給素珍工坊。
在成凌關,被休的婦人是有的,但娘家多半接納,沒有京城這么大的規矩。
實在是不被接納的,才會到工坊去,但實則如今工坊里住的人不多。
因此,成凌關的素珍工坊,更多是給婦人們謀點家用,因為西京人很喜歡采購回國賣。
謝錚自然知道王清如的。
只是她很少去關注,加上常年在梅山,不知道王清如來了成凌關,又或許聽過,只是沒記在心頭上。
“那她豈不是能賺很多銀子?畢竟她幫人賣貨,肯定也要賺些的。”謝錚說。
“倒也不是,我打聽過的,她只賺取微薄的銀子,用來維持工坊的租金,大頭還是叫繡娘們拿了的。”
“那她真是做了好事。”謝錚說。
南氏表示贊同,“是的,關于她的事情,我也是聽過的,如今能改過,還一心向善,許多事情親力親為,實在難得。”
王清如以前的事情,謝錚也知道,謝錚更知道戰北望和娘親曾經成過親。
在她年少的時候,她最聽碎嘴八卦,總是纏著寶珠姑姑跟她說娘親和爹爹以前的事情。
寶珠姑姑也是不小心說漏嘴曾有過戰北望,她便不遺余力地挖了許多舊事出來。
曾經她問娘親還惱不惱戰北望,娘親說都是過去的事情了,誰的心放得下這么多舊事舊人?惱不惱的也不重要,畢竟她心悅爹爹了。
娘親不惱,她也不惱,只是對戰北望也沒什么好感而已。
有一日戰北望來將軍府,她看到了,覺得他年歲偏大,顯老,跟爹爹那是沒得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