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太妃想想也是,那時候縱然他在戰(zhàn)場上,可要阻止這門親事應(yīng)該也不難吧?
只是她卻忘記路途遙遙,宋惜惜就算成了親生了娃,他都是有可能不知道的。
她更不知道戰(zhàn)場上險象環(huán)生,他急于取勝,且以為宋夫人當(dāng)初是答應(yīng)了他的,便并未憂心過此事,只想盡快取勝回朝。
慧太妃不知曉這些,只覺得娶了這么個兒媳婦,是她完美人生的一個污點。
所以她的心情特別矛盾,既高興兒子娶妻,又不高興她娶宋惜惜。
與此同時,將軍府和平西伯府也在準(zhǔn)備明日大喜的日子。
戰(zhàn)北望已經(jīng)是三度娶親,但娶王清如和之前兩次的心境都不一樣。
娶宋惜惜的時候,他是滿心歡喜的,他覺得玉兒似的人能成為他的妻子,是他三生修來的福氣,所以成親那日即便是接了要出征的旨意,他心里頭也是高興的。
但高興,也更不舍,掀開紅蓋頭,看到身穿嫁衣美艷絕倫的宋惜惜,他的心都要化開了。
他當(dāng)時的承諾是真的,他說絕不會辜負(fù)她。
可惜,他錯過了宋惜惜。
之后娶易昉,他覺得自己娶到真正所愛的人,他和易昉是心靈的契合,縱然因為易昉曾經(jīng)送來過一封信讓他扣起宋惜惜的一半嫁妝,讓他有些不舒服,但是沒有影響他對和易昉未來的期待。
而這一次,他是被安排娶王清如的。
他和王清如見過一面,她年紀(jì)雖然稍長些,但長得要比易昉好看,只是和宋惜惜是怎么都比不上的。
最重要的是,他和王清如沒有任何的感情,即便是看她的時候,心里也毫無波瀾。
而且,上一次娶易昉算是掏空了家底,而這次娶王清如,則是把皇上賜的百兩黃金都花完了,卻依舊給不了她一個體面的婚禮。
也好在,平西伯府雖說漸漸走向衰敗,但始終家底豐厚,加上大舅子王彪也成為了北冥軍的主將,一時人人吹捧,他那邊辦的會比將軍府熱鬧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