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賬上多了一大筆錢,我想把縣城主街拓寬,十字主干道延長,并規劃四條新的干道。”
張恪清把之前做好的規劃拿出來,遞給陳百川。
陳百川仔細看完,從十字主干道變成三橫三豎六條主干道,確實能讓交通變得更好,但這要涉及到的拆遷工程也不少。
而且縣里需要把路修的這么寬嗎?雙向六車道,再加上兩條人行橫道,需要投入多少錢?
這份計劃,至少需要幾年才能完成,張恪清考慮的太長遠了。
“恪清,這么弄可就跟市里差不多了,是不是將臨街的地方也都蓋成七層樓?”
“那你是準備繼續賣地皮開發房地產,盤活縣城經濟?”
張恪清搖搖頭:“沒必要弄七層,太高了很多人上下樓不方便,五層就足夠,咱們縣城人口沒那么多。”
“在這四個核心區域,倒是可以開發一些小高層,肯定會有許多縣里的有錢人家愿意買。”
“我也沒打算一直靠著賣地來發展,這只是暫時的。未來我想給青山縣招商一些農產品加工企業,再加上毗鄰經開區,發展起來不難。”
“我只是覺得現在縣城的布局太亂,道路狹窄,房屋高低不同,缺少綠化,也缺少人們休閑的地方。”
先不說未來汽車會越來越多,現在縣城的摩托車就變得非常多,路寬一些,也更加安全。
張恪清按照前世一些后發展起來的城鎮,將縣城重新做了規劃,這份規劃至少領先現在二十年。
未來很多人都發現了,一些發展迅猛的二三線城市,反而城市規劃比一線城市更好,因為發展的更晚,吸取了一線城市規劃中的經驗和教訓,規劃更加合理,眼光更加長遠。
他決定除了水電的地下工程,還要預留出網絡線路的地下工程,防止未來更換線路,把地再挖開。
勞民傷財不說,還影響交通,影響城鎮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