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張恪清的意思,如果不答應電池廠投資,恐怕也不會給他入股電動汽車項目的機會。
畢竟啟瑞也是國資控股,張恪清代表的又是地方政府,他的意見還是非常重要的。
“張市長,那我們就談一談我們的條件,希望我們能達成共識,盡快讓投資落地。”
張恪清一臉的笑容,鄒明到底是年輕,他畫的餅是真吃啊。
第二天,鄒明就借口公司有事,直接離開了。
送鄒明到機場之后,招商局代局長宋金忍不住問道:“領導,我們為什么不將鄒董留下?他這次離開,未必是公司有事,或許是去其他地市考察了。”
昨天雖然談了很久,也一起吃了飯,但在一些條件上卻僵住了。
張恪清靠在后座的椅背上:“將他留下?那他提出的那些苛刻條件我們是不是只能答應?”
“他來這里建廠,能解決多少就業崗位?能創造多少稅收?能帶來多少經濟效益?”
“而且他能直接投資的金額也不過兩三個億而已,這點錢如果就給那么大的優惠,其他投資商又怎么談?”
不能為了政績,不顧長遠的利益。
鄒明提出的條件太苛刻了,三年免稅,兩年稅收減半,地皮要五折,還要一塊地皮建造宿舍樓,要市里在排污設備方面再給與補貼。
這都已經08年了,還以為是十年前呢?
兩三個億就想要這種優惠條件?
招商引資給予的優惠條件,也是市里付出的成本,目的是未來能夠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