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躍輝對這些數據也爛熟于心,馬上回答:“啟瑞汽車旗下的混動力新能源汽車,上頭給一輛補貼是兩萬四,省里給一萬二,一共補貼三萬六。”
才三萬多塊嗎?相比于一輛二三十萬的車,確實不算高。
張恪清卻說道:“二位領導,上頭給予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標準,我仔細研究過,可以分兩種。”
“一種就是現在市場上很常見的混動力新能源汽車,另外一種就是今年新出臺,純電動汽車的補貼,其中純電動補貼的上限更高,啟瑞未來公司也更容易達到標準。”
“這個上限最高標準是六萬元每臺,啟瑞未來公司就算是無法保證每一個標準都是最高的,起碼也能拿到八成吧,那就是接近五萬元。”
“我記得當時啟瑞未來投資落戶的時候,省里也給了配套的優惠政策,承諾了省里五年內給與的補貼金額與京城那邊相同。”
“也就表示一輛三十萬左右的車,補貼之后售價在二十萬左右。當時廬市也承諾了可以給與一些政策幫扶,我們肯定是拿不出這么多的補貼金額,但可以在充電站建設方面給與一些優惠,電價方面給與一些優惠,解決電車用戶的后顧之憂。”
“程市長,二十萬一輛的車,我們公務用車采購就不算太為難了吧?”
上頭和省里敢給這么高的補貼,也是知道這五年內純電動汽車的產銷量不會高,十億八億的補貼他們給得起,也能幫企業降低資金壓力,將來創造更多的效益。
程祖剛笑呵呵的說道:“二十萬確實符合要求,不過第一批只能是市區內的公務用車,縣城和下面鄉鎮就算了。”
即使公務用車標準這兩年再次調整降低,也不是沒辦法操作,比如市里再給與一些補貼什么的,或者讓車企生產一個特供版,降低一兩萬的售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