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能讓廬市的人口保持增長,增強消費,同時還能調整人口年齡結構,讓廬市變得年輕,更有活力。
“小宋,這件事你盯著點,有什么問題隨時向我匯報?!?
……
廬市,市委書記辦公室。
薛剛聽著秘書說人才引進計劃已經開始實施,面帶不屑。
“竟弄那些花里胡哨的東西,廬市能跟一線城市比嗎?能跟那些沿海的發達城市比嗎?”
“五個億,他還真敢花。到時候一點效果都沒有,他就要栽個大跟頭了!”
薛剛可是無比的期待著張恪清能栽個跟頭,只有這樣,他在將來才有機會跟張恪清再爭一下廬市市長的位置。
到時候他在讓人把這件事好好宣傳一下,讓百姓都知道廬市有個亂花錢的常務副市長,看張恪清還有什么臉跟他爭市長的位置。
還是他這個副書記的位置好,雖然功勞不多,但也代表著沒什么機會出錯。
等到張恪清做錯了事,他無功無過的經歷也就成了優勢。
“領導,我聽說那些學生對此還是很感興趣的,那些高校的老師也都說這個條件很好?!?
薛剛瞥了眼秘書:“因為那是咱們廬市的高校,他們當然要幫著廬市說話,可到了外地,還有什么用?”
“你看著吧,就那么點人才公寓,夠多少人住的?”
應屆畢業生也不是傻子,知道人才公寓難申請,還會被這個條件吸引嗎?
更何況他也不認為就多了一個人才公寓,就能讓廬市比那些大城市更有吸引力。
現在的大學生,心氣兒高著呢,都愿意去大城市,廬市還是差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