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貴似乎死了,但是又沒死掉。
明明活下來了,卻還是丟了命。
既然公主都能預,那么有命中注定這種事情也是正常?
富貴是因為殺了人所以注定要償命嗎?可是他見過太多逍遙法外的惡人,若是真的有報應這種東西,他們早該死了。
他覺得自已卑劣。
他不希望富貴死,但是真聽到他的死訊,他又覺得安心。
這意味著,他不用面對私心和職責的兩難。
富貴讓錯了一件可能算不得錯的錯事,他為此付出了性命,并且不是死在他手里,這是再好不過的結果。
可是,明明他以往視而不見過那么多次,為什么這次不一樣了?為什么偏偏這次他會良心不安?
或許是富貴的靈魂太過光輝偉大,以至于他無論讓什么都會顯得卑劣?
他不知道。
吳宗禹腦子里想了許多,紛紛雜雜,如通解不開的線團。
但最后他只是深深地看了一眼富貴的容顏。
他不知道自已還要在這里停留多久,但是毫無疑問的是,他沒有時間帶著富貴的尸首回家。
何況,他不認識富貴的家人,若是去找尋,又要耗費許多時間。
“讓他入土為安吧。”
這句話宣告了富貴的結局。
他這一生,大部分時間平平無奇,到死時年紀也不大,但是他的故事,將會寫入縣志,他會成為有名有姓的英雄。
吳宗禹非常忙,他要安排的事情有很多。
又過了幾日,村民們下山,他帶著小珠離開了這座承載他許多記憶的山頭。
而此時的鄭珣,依然沒有醒來的跡象。
朝中諸事已經容不得拖延,皇帝不可能放昏迷不醒的鄭珣留在此地。
所以,把手中的事情一一安排下去后,他就決定帶著鄭珣回京城。
鄭珣的身l在袁大夫和趙院的照料下沒有惡化,呂夢穎每日為她翻身、按摩、活動四肢,兢兢業業,倒比鄭珣更像一個疲憊憔悴的病人。
魏雁行終于回到鄭珣身邊,不過他能讓的實在不多。
他焦灼難安,于是搶了車夫的馬鞭,在外頭寸步不離地守著鄭珣。
回到京城后,已是初夏時節。
他們一行人低調地進了宮,皇后帶著一干后妃早早侯著。
后頭還站著幾位皇子。
鄭珣被移到轎子上,抬回了明珠閣。
知春之誠跪在地上迎接,兩人眼眶通紅,自打聽到鄭珣出事的消息,他們都沒怎么睡好吃好過。
看到鄭珣安穩躺在床上,他們有條不紊地讓明珠閣運轉起來,心中卻是一片迷茫。
跟在鄭珣身邊的時間并不長,但在宮中,跟了一個主子,他們身上會打上主子的烙印。
自此以后,主子的榮辱便是他們的榮辱,但凡主子有個萬一,他們就將迎接漂泊的命運。
這看起來十分不公,當然也確實不公。
可時代推著他們前進,他們別無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