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鄭珣接手朝政開始,她就準備好與褐國暗中交鋒。
她也通樣認為現在的大雍國力不足,不適合開戰。
至少三年,三年時間,兵強馬壯,國富民強,大雍承擔得起戰爭的消耗,屆時,她才準備正式開始和褐國對上。
至于這三年,她會不斷安排人給褐國搗亂,消耗他們的力量,拖延開戰的時機。
當然,她一切設想的前提,都在于整個大雍都隨著她的想法而運轉。
也不知道父皇愿不愿意配合。
經歷這么多事,她覺得,或許可以開誠布公地跟他談談。
“此事暫且擱置。”
鄭珣看向之誠。
之誠咽了口口水,雙手握得死緊。
這是第一次,他在大殿內承擔他干爹的角色。
如通一種令人激動又興奮的輪回。
他向前一步,高聲喊道:“諸位大人,誰有本奏?”
眾位大臣嚴肅下來,開始商議正事。
……
“我們要怎么搞事?”玉容興致勃勃地問。
陶恒狡黠一笑:“你們可想給鄭九出口氣?”
武修若有所思:“可是,我們離褐國很遠……”
“遠不遠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們想不想?”
玉容懷疑地問:“陶大人有何想法直說便是。”
也不能怪她懷疑,陶恒才當上官多久?他培養的人脈再厲害,也不可能把手伸到褐國去吧?
“想到哪里去了?我們現在肯定拿褐國沒辦法,但是玉容你可以!”
玉容眨眼,反手指向自已:“我?”
“沒錯就是你,你記得我曾抓過一些褐國臥底吧?”
“那跟我有什么關系?”
“在距離遼州最近的褐國軍營后方,有一個隱蔽的屯糧之地,我會把附近的地圖畫給你們……”
武修搶答:“那不是該我去嗎?就算是放火燒糧倉,我也能全身而退。”
玉容不服氣道:“我也沒那么差吧?”
“誰告訴你我們要燒糧倉?”
“難道不是?!”
“囤糧之地,要緊如斯,必然護衛森嚴,先不說你們找不找得到放火的機會,就算燒起來你們也不能全身而退?”
“我可以犧牲。”武修認真道。
“你一條命丟進去,濺起來的火花用不了幾息就會被撲滅,”陶恒幽幽道,“我也曾有過跟你們一樣的想法,但是,褐國的屯糧處跟我們不一樣。”
褐國的糧倉設計特殊,每一個小倉內中的糧食恰好能供應一支軍隊一月的消耗,這些小倉地勢頗高,由石頭壘成,彼此之間相互獨立,需要取糧之時,拉著車打開糧倉的小門,糧袋就會自已滑下來。
這樣的糧倉用什么火去燒?燒了一個也只是小損失的,其他的小倉一樣不受影響。
“大人就別賣關子了!”玉容最厭惡這些讀書人的一點,就是他們繞來繞去的說話方式。
陶恒語速依舊不疾不徐:“聽我說,這樣放糧雖然能防火,但是也有一個缺點——支應每個小倉的時間也會拉長。”
他拿出懷里的地圖。
這是他審問褐國奸細的收獲之一。
按理來說,被派來處理以觀書鋪之事的褐國人和褐國糧倉應該八竿子打不著。
但是陶恒這個人,向來是敵人妥協三分,他也要多搶五分的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