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完飯,喻夫人與蘇晚晚囑咐了句:“明天我去尋你,把賑災之事敲定個章程。”
這話一出,立即吸引了眾人的興趣。
楊稹突然開口:“母親,賑災一事,兒子也愿效力,召集仁人志士募捐銀錢乃是當務之急。”
楊廷頓了頓,“此事當務之急,還是朝廷派得力官員去山東賑災。”
他看向陸行簡。
他乘船進京路過山東,見到大量拖家帶口的難民遷移。
路邊的野菜樹葉也都被他們挖去煮著吃了。
天氣越來越冷,這些背井離鄉的難民能否熬過這個冬天,誰都不好說。
陸行簡沒有回避這個問題,只是神色微冷:“老師現在是南京戶部尚書,大概不清楚北京戶部還有多少錢糧。”
楊廷心頭微凜。
他早就知道戶部沒錢了。
“開中折色”政策實施十多年下來,早就拖垮了朝廷財政。
邊軍開支就像是個無底洞,永遠都填不記。
陸行簡對喻夫人說道:“這次賑災事宜,還得勞師母多多費心。”
喻夫人有些受寵若驚,笑了笑:“婦道人家,只能盡些綿薄之力。”
陸行簡卻說得很慎重:“學生會大力支持此事,希望賑災早日落到實處。”
山東災情嚴重。
可按照朝廷以往的賑災辦法,賑災銀壓根發不到實處,全被各級官員層層貪污克扣。
不如讓民間勢力介入。
他往蘇晚晚那邊淡淡掃了一眼。
也能順便為她的聲譽造勢。
蘇晚晚察覺到一道寒芒落在自已身上,心里暗罵:荒唐。
那么多朝政大事等著他處理,他還有閑心在這閑扯。
民間力量再給力,哪里比得上朝廷的官方動作有效?
楊廷倒是很有見解,開口長篇大論,議論賑災策略。
蘇晚晚一路奔波已經很疲憊,捂著嘴悄悄打了個小哈欠。
本來認真聽楊廷說話的陸行簡,眼尾余光把她的小小動作瞧進眼里,便端起了手邊的茶杯。
眸色淡淡地輕輕吹著茶杯里的茶葉。
楊廷瞅見他那有點心不在焉的神色,意識到什么,識趣地快速結束話題。
陸行簡提出要走:“今日天色已晚,老師還請先回去休息,改日再談。”
一行人出了澹煙樓,街上很安靜,沒什么行人。
楊稹主動請纓:“天黑了不安全,用修送蘇師妹回去。”
這話吸引了眾人的注意。
楊廷眉眼深邃地看向兒子,克制住去看陸行簡臉色的沖動。
喻夫人倒是非常贊通地看著楊稹,正要開口說話。
蘇晚晚有點尷尬地先開口:“不必了,我有護衛,自已回去就行。”
空氣安靜了一瞬。
陸行簡眉眼淡淡:“我來送蘇師妹。”
蘇晚晚蹙眉,聲音有點冷:“不必。”
楊廷感覺氣氛有些緊繃,便拿出老師的架子打圓場:“還是讓錦堂送送晚晚,用修隨我們一起。”
錦堂是陸行簡剛才介紹自已時用的字。
陸行簡沒有動,等楊家人全走了,才眉眼冰冷地說了句:“走吧。”
蘇晚晚正找自已的馬車,卻發現只有一輛馬車緩緩過來停到面前。
完全不見自已家馬車的蹤影。
就連自已的護衛、丫鬟也全都不見了。
陸行簡率先上了馬車,只是靜靜等著她。
并不催促。
蘇晚晚站在原地跺腳。
天氣越來越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