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晚晚挑眉。
孫清羽有幾分熱心腸她是知道的,當初在護國資福禪寺,還曾出頭警告陸行簡。
自已和她無冤無仇,故意示好,她還避若蛇蝎?
情況不太對勁。
“鶴影,多留意仁壽宮那邊的動向,咱們坤寧宮上下也要謹慎起來。”
蘇晚晚有些頭疼。
她進宮不久,沒什么根基和人手。
當年周氏留下的人,早已被先帝和張太后清除掉。
現在很多事情讓起來有心無力,束手束腳。
鶴影愁眉緊鎖:“娘娘,馬姬中毒,到底是誰下的毒手?”
“宮里人都在傳是您指使的,要是皇上也這么懷疑您,那可就大大不妙了。”
“要不,您還是去找皇上分辨幾句?”
夫妻吵架,總要有一個人先放下身段求和。
皇上都好幾天沒過來了,大概是還憋著氣。
蘇晚晚想到上次兩人的不歡而散,沉默了一會兒后說:
“不必。”
清者自清。
她已經夠大度了,他卻不依不饒非要吵架。
還要她怎樣。
這樣大家各過各的,彼此的l面都還在,也沒什么不好。
……
蘇晚晚的生辰在三月中旬,人稱“中宮千秋節”,內外命婦齊聚朝賀。
眾人議論紛紛,話里話外談論最多的是糧價問題。
而戶部左侍郎家的韓夫人被眾人圍在最中央。
“韓侍郎是怎么打算的?難道糧價真能漲到一兩銀子一石不成?”
“就是就是,英宗時糧價是一兩銀子四石。如今漲了不少,也不至于離譜到這個地步,韓侍郎究竟是怎么想的?”
“去年年底京中給軍士們分發糧米,也是按一兩銀子四石的價,不想要糧米的可以領銀子,以至于京城糧價一直不高,難道京外糧價已經漲到如此離譜的地步?”
實在是最近市面上糧價漲得厲害,讓眾人開始恐慌起來。
如果真的一兩銀子一石糧米,各位命婦就得精打細算過日子,應對即將到來的大饑荒了。
會不會因為饑荒引發民變,誰也不好說。
韓夫人被眾人逼迫不過,只得解釋:
“湖廣每年運送京通二倉糧米約三十余萬石,路上人吃馬嚼消耗足有一倍。”
“可京軍領到糧食,賣錢也就才一石三錢有余。”
“所以我家老爺才上折子,讓湖廣把糧米折算成銀兩送到京城,一石糧食加上一石腳程損耗,算兩石,每石按五錢銀子計價,這才算是一石糧食一兩銀子。”
眾人半信半疑,議論紛紛。
“湖廣素來是魚米之鄉,糧食留在當地不運過來,反而花這么貴的價錢折算銀兩運到京城,怎么看怎么都不對勁。”
“難道那邊糧價已經漲到如此離譜程度,當地官員能從中牟利?”
“如果京城糧價也漲到如此地步,還無糧可買,那可怎么活?”
“咱們這些人家還好,朝廷有祿米支取,就怕平民百姓之家,家無余糧,為了活命,只怕要傾家蕩產。”
眾命婦的臉色都說不上好。
空氣安靜了一瞬。
有人幽幽說了句:“京通倉還有余糧嗎?夠咱們支取嗎?”
眾命婦面色都變了。
如果京通倉空空如也,外地的糧米不運至京城……那京城豈不是要大亂?
聯想到最近日益攀升的糧價,眾人心情不由得沉重起來。
宮宴吃到嘴里都沒什么滋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