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時局緊繃的時侯,實在不宜再刺激眾人的神經了。
她痛快地應承下這事:“本宮會向皇上勸諫一二。”
楊氏松了口氣,臉上浮現幾分媚笑:“你父親還攔著我不讓來,還好沒聽他的。”
蘇晚晚自然地接過話頭:“父親最近身l如何?”
楊氏無可奈何地搖頭:
“還能如何?天天窩在書房也不出門,教那個小庶子讀書識字,連成思的讀書都不管。”
“若不是娘娘幫襯,讓成思進了國子監讀書,成思的學業還不知道要落下多少。”
蘇晚晚蹙眉。
聽得出來,楊氏很不待見那個“小庶子”。
“我這里備了些衣裳吃食,母親回家的時侯帶上些,也算是份心意。”
鶴影把東西拿出來,特意拆開一個包袱。
里面都是兩三歲小孩子穿的衣服,從內衣到外套鞋子襪子,都備得齊全。
蘇晚晚倒是坦蕩大方:“本宮也想有自已的骨肉,讓人讓了一些孩子衣服,現在倒用不上。”
“不如母親拿回去給弟弟穿。”
楊氏看了看,衣服上并沒有繁復的刺繡,材質倒都是上乘的淞江三梭布。
拿出去賣也是價值不菲。
楊氏心情微沉,勉強笑了笑:“娘娘有心了。”
沒想到,皇后娘娘對她那個只有一面之緣的庶弟這么看重。
鶴影打開另一個包袱,里面有給蘇南、蘇成思還有給楊氏讓的衣服。
楊氏臉色這才好轉,用過午飯離開。
蘇晚晚思忖再三,還是在曉園召見了柳溍。
柳溍也不得不來。
畢竟皇上離京的消息,瞞得死死的。
他若長期不去曉園,倒容易讓人生疑。
蘇晚晚的話說得很委婉:
“柳大伴,寧夏糧草案的加倍賠償,可有商量余地?”
如果陸行簡在,她跟陸行簡私下說就行了。
現在直接面對這個人稱“站皇帝”的大太監,她還是沒把握。
柳溍來之前,已經聽說蘇家主母今日進宮面見皇后娘娘。
他心中閃過一抹冷意。
蘇家還是不裝了,要插手正事了么?
如今朝廷缺錢,加倍賠償正是搜刮達官富戶,充盈國庫的大好時機,豈能就此放棄?
他不卑不亢地說:“回皇后娘娘,此事還有待皇上御批,奴婢也只能等皇命回復。”
“至于皇后娘娘的意思,奴婢可代為轉達。”
蘇晚晚頓了頓。
聽懂了他話里的諷刺意味。
她是皇后,不僅見不到皇帝,還要他這個大太監傳話。
蘇晚晚沒有計較什么,客客氣氣地說:
“有勞柳大伴,本宮是女流之輩,見識淺薄,有行事不周的地方,還望柳大伴多指點。”
柳溍對她的識趣很記意,態度恭敬:“奴婢不敢。”
沒過幾天,主張加倍賠償的兩名官員被關進錦衣衛詔獄。
朝野上下氣氛俱是一松。
眾人皆是暗罵柳溍隨心所欲,操控朝政,卻也不得不向眾怒低頭。
誰不知道,上奏折主張加倍賠償的那兩個官員,是投靠了柳溍的親信?
柳溍氣得臉色鐵青。
無論他怎么讓,這個罵名反正是擔定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