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予和謝清呈在整個調查過程中,都沒有再理會過對方。
調查結束后,謝清呈徑自帶著謝雪打車回家了,謝雪想等賀予一起,但謝清呈沒允許,一句話不說摁著謝雪的腦袋就把她塞進了出租車里。
賀予就那么安靜地背著手靠在柱子上望著,也不吭聲,也不勉強,像一只知道了自己被遺棄卻不能跟上來的狗,弄得謝雪心里很不舒服。
“賀予……哥,我們要不等等他……”
“進去。”
“可是……”
“進去!”
謝雪:“……那賀予,你回家和我講一聲哦。”
謝清呈:“說完沒有?走了。”
謝雪還想再講些什么,賀予安靜地站著搖了搖頭,示意她不要再說了。
等謝雪在車內坐好,他只是向她揮了揮手,然后就目送著他們的車開遠……
謝雪往椅背上一靠,忍不住嘆氣:“哥,你們倆又怎么啦?”
謝清呈坐在副駕駛懶得搭理她,把從陳慢那里順來的煙拆了,剛想點上,想到謝雪坐著,又作罷了,他就這么干咬著煙,一只手肘搭著敞開的車窗,神情木然地望著窗外一閃而過的都市夜景。
謝雪小聲地:“賀予他是不是不小心說錯了什么,惹你生氣啦……”
“……”
“哥,你也別太怪他,他這個人雖然有時候是陰晴不定了些,但本質還是挺好的,我都聽說了,這次事情要是沒有他,沒有你們倆一起及時發現我出了事趕過來,情況可能就更糟糕了,他……”
“他什么他。”謝清呈終于開口了,他把煙拿在指間,語氣特別沉冷,“讓你離他遠一點,你整天和他混在一起干什么?”
謝雪也有點委屈了:“可是他挺好的,對我也好,對你也恭敬……”
謝清呈臉色鐵青,話都說不出來。
他恭敬。
他恭敬個屁!
全都是在人前裝模作樣裝的,他還不能把賀予的病告訴謝雪,謝雪只看到賀予平時對他溫良恭謙的翩翩君子模樣,他背后在賀予那邊受的氣,說出來連親妹妹都不會信,他只能這樣生受著。
“哥……”
“你閉嘴吧!”
謝雪只好閉嘴了。
家人之間就是這樣,劫后余生的那一刻,想的是這輩子絕對不吵架了,一定要好好過日子,好好講話溫和溝通。
結果等劫后余生的溫情buff一過,還是該爹的爹,該訓的訓,照樣和以前一樣罵罵咧咧,半點區別也沒有。
真他媽是個限時溫情buff。
謝雪委屈,但謝雪沒辦法。誰讓他是她哥呢?
唉算了算了,她不寵他還有誰寵他,她就只好慣著他這家長脾氣唄……
她這樣想著,在后座抱著手臂,有些無奈地癟癟嘴。
也不知道賀予這么優秀這么儒雅道德品質這么好的一個男生,他哥為什么老讓她離遠點離遠點,而且好像對他時不時意見還挺大的,真是莫名其妙……
“哦……”過了一會兒,謝雪說,“對了。”
謝清呈懶得理她,謝雪也知道她哥的意思是,你他媽有話就往下講。
于是她小心翼翼道:“剛才我在休息的時候,他……打電話過來了……問我出了什么事,我……”
謝清呈沒問“他”是誰,仿佛兄妹倆都默認“他”就是“他”。
“你怎么回他的。”謝清呈問。
“我還能說什么呀,我就說沒事。沒有和他多聊。”
謝雪頓了一下:“哥,你心情好點了嗎?”
“你覺得他會讓我心情好嗎。”
謝雪沒辦法,只得湊過去,從后座把頭往前探,小貓似的扒著椅背邊沿,試圖以賣萌引起她哥的注意:“那你看看我吧,你看我好好的,你心情好嗎?”
謝清呈:“……以后不要再一個人去這些危險的地方。”
語氣總算是稍微緩和了一點。
謝雪忙說:“好啦,知道啦……”
車子絕塵而去。
第二天,成康精神病院的消息登上了報紙頭條。
雖然當時被逼上天臺的那些人都向警方提供了一系列證詞,證明江蘭佩發病殺人縱火一案的背后,還隱藏著這個女人被拘禁了近二十年,生不如死的往事。但很可惜,梁季成已經死了,梁伯康死的比他弟弟還早,其余可能知道案件細節的高層,也都已經不在了,有幾個正是死在了這場大火中。
江蘭佩點燃的復仇之火,仿佛像長了眼睛,吞噬掉了所有曾經沾染上這份罪惡的人。
她的照片果然如賀予所,被選了最丑的一張,登在了新聞版頁上。但哪怕是那樣一張照片,她依然顯得很驚艷,死去的女人直直地從報紙上望出來,眼神里帶著幾分強悍,又染著一絲迷茫……
記者在她的照片下面寫:“江蘭佩也許并不是她的真名,由于紙質檔案的更迭,她的信息已經缺失,警方正在努力通過她的遺骸進行基因比對,但因跨時太遠,也未必能有一個塵埃落定的結果。廣大市民如有線索,可聯系有關部門,電話:138xxxxxxxxx
別墅內,賀予合上了報紙。
精神病院,精神病人,在這一陣被推上了輿論風口,不管是肥膩大叔,還是黃毛丫頭,論起來都頭頭是道,儼然一個個社會學醫學專家。
在大多數人眼里,精神病人會被習以為常地冠之以“他們”,與之相對的,當然是“我們”。無論他們再可憐,都是成不了我們的。
但是精神病是怎么產生的呢?
賀予想到了以前謝清呈和他說過的一番話。
“絕大部分精神病,都是正常人類對所處不正常的環境做出的反饋。強迫癥,抑郁癥,躁郁癥…這些患者的生活圈中,一定有一樣或者多樣不正常的氛圍對他們進行著擠壓。比如校園霸凌,網絡暴力,比如對女性殘忍的性侵害,比如不平等的社會關系,這些不正常的氛圍,這些對’他們‘造成重大心理打擊的罪魁禍首,很諷刺,幾乎全部都來源于家庭,職場,社會,來源于’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