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那不是阮波嗎,古詩詞協會的秘書長!
年僅三十歲,就在各種刊物上發表了很多質量很高的古詩詞!
還有那個女的,我記得她是當年的高考滿分作文,寫了一篇文文作文!
蔣天機背后的幾人議論紛紛。
我去幫小媽傳菜。沈閑對寧彩說道,她一個人忙不過來。
廚房到餐廳,是有傳菜電梯的,但一個人總歸有些手忙腳亂。
寧彩聞點點頭,臉色很平靜。
剛剛走進廚房,又是有三人來了。
其中一人沈閑還很熟悉,那就是國學大師徐子健。
徐子健今天不是一個人來的,而是帶了兩個客座教授,也是古典文學方面的大家。
他是寧政請來的。
國內這方面的大咖太少了,而且很多藏在民間,一時半會間是湊不齊的。
就算湊齊,這些大咖也不愿意在中秋節這天來到寧政的家里,去參加什么學術交流。
就比如中原城市或者皖南的一些省市,傳統文化保存非常完整的地方,很多古典詩詞方面的高手。
但一般不會去拋頭露面。
見過徐教授,好久不見!蔣天機見到徐子健過來,連忙上前握手,笑容很真摯,比面對寧政的時候真摯太多。
其實國外的古典文學研究所,和國內的什么協會,是一類東西。
只不過國內分類太多。
比如古詩詞協會,楹聯協會,文文協會,古音樂協會等等。
而國外,就是海納百川,古典文學研究所。
各有利弊。
國外的研究所,能夠更好的研究學術,去創作,去展現自己的才華。
而這些協會,在政治的影響下,已經不純粹了,多數成為了高干子弟鍍金的地方。也有很多人為了什么會長、副會長之類的名譽稱呼,打的頭破血流。
所以從目前階段來看,協會的整體實力,是不如研究所的。
徐子健也明白這一點,看到蔣天機和他背后的人時候,第一感覺就是,要完。
今天這場學術較量,寧政這邊怕是要完敗!
寧彩,安排人落座,我先跟徐教授說一會兒話。寧政拉著徐子健走到一旁,怎么樣,有把握嗎
徐子健搖搖頭,臉色很凝重:基本上沒有什么把握,那十個人我看了,算是最強的一批年輕人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長,有擅長七律的,有擅長婉約派宋詞的。
你對上蔣天機,有把握嗎寧政問道。
徐子健道:不分伯仲,但就是不知道今天蔣天機會以什么為主題。
說完,徐子健就嘆息了一聲:難啊,要是有個人在就好了。
他要是在的話,一定能贏!
寧政正準備詢問是誰,徐子健就看到了正在端菜的沈閑。
你說什么寧政問道。
徐子健收回了目光,道:沒啥,沒事了,能贏。
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