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線索的調查行為,老實說非常枯燥。
那天在招待所房間門前分開后,顧沉舟不再關注賀海樓的動靜——這個人是他回國后的重要目標之一,但不是目前的主要目標,而且他總有感覺,真正的賀海樓并不只是現在這個模樣——而是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青鄉縣和其現任縣委書記身上。
青鄉縣和顧沉舟之前做過的調查一樣:貧窮、偏遠、交通不便、沒有特色,甚至連這里從上到下的領導班子,從現在往上數個十年,也沒有任何拿的出手的政績。
一個毫無關注價值的地方。
至少表面上看來,確實如此。
小王燒烤攤的老板最近日子過得還不錯。
生意人的關注重點永遠在生意上,作為一個資產匱乏的路邊小燒烤攤的老板,一個穩定大方的客源就足夠讓他心情上升一個檔次,而如果這個穩定大方的客人還非常健談的話,那真是再好也沒有了。
晚上九點準,第一批光顧的燒烤攤的顧客差不多走干凈了。小王老板一邊指揮著燒烤攤的唯一小工收拾桌椅一邊朝巷口張望,等到他看見從巷口走來的熟悉身影時,他高興地對小工吆喝:“麻利點開箱啤酒,放到三號桌子上!”
巷口的人影走到燒烤攤前,在三號桌子前坐下,小王老板將燒烤攤前的各種燒烤都弄了一兩串,見沒有其他顧客過來,親自端著燒烤來到三號桌:“顧兄弟來啦?”
一個星期的時間,雖然小王老板自覺自己跟對方已經足夠熟稔,但他也不得不承認,自己對于這個準時又大方的客人的信息,只了解了很少的一點點——比如對方姓顧。
“王老板這里的燒烤味道很好。”坐在小王老板對面的客人這樣說。
小王老板頓時心胸一暢:其實這話也沒什么特別的,他也心知自己的燒烤味道最多大眾水準,但是被這位最近發展出來的熟客這么簡單一說,不知怎么的,他也覺得自己的燒烤味道確實很棒了。
“哪里哪里,顧兄弟真是太客氣了,”小王老板笑容燦爛連連謙虛,“不過不是我吹牛,要說這燒烤攤子,確實是傳了三代,燒烤配料從我爺爺開始就一直研究改進了……”
一瓶冰鎮啤酒適時上了桌,小王老板拿起來喝了一口,頓時從心里涼爽到皮膚。
舒服!不過雖然現在沒什么客人,但我今天可不能再喝多了……小王老板握著冰涼涼的酒杯這樣想著,打定主意今天就是坐過來跟這位大方的客人簡單寒暄一下,馬上就回到燒烤攤前繼續做事。
但話匣子一打開,事情似乎就有點不受控制了。
“哦?是嗎?”
“這個倒沒有聽說過。”
“王老板知道得真多。”
簡簡單單的幾句話配合恰到好處的表情跟語調,不知不覺間,小王老板的舌頭鼓動得越來越快,身旁的空啤酒瓶越來越多,話題的跳躍性越來越高——他從自己的家里的老婆孩子說到跟鄰居和別的燒烤攤的矛盾,從街道上面四處閑逛收保護費或者白吃白喝的小混混二流子說到縣政府里頭七大姑八大姨,又從青鄉縣的路說到清泉村的山,最后再轉回他那個老是跟鄰居眉來眼去的老婆和自家不打不聽話的孩子……
“顧少還真是有心情。”
小王老板正說得起勁,旁邊突然有人插了一句話,還把他身旁的空椅子拉出來坐了下來。
他難免有些掃興,止住話頭不高興地朝身旁瞥了一眼,卻看見坐下來的人十分年輕英俊,穿著襯衫西褲,左腕扣一只金色的手表,一看就覺得價值不菲。
小王老板臉上的不高興頓時化作生意人特有的高興來。
這兩位錢包頗豐的顧客顯然是認識的!他飛快判斷出來,精明地從自己熟悉的對象下手:“顧兄弟,這位是……?”
“一位朋友。”
“哦!”小王老板一臉恍然,“兩位是好朋友啊,桌上的東西放這么久都冷了,要不要收拾一下再來點什么?”他說完就看見新坐下來的客人看看桌面上幾乎沒動的燒烤,又似笑非笑地掃了他一眼。
這小年輕可比電視上的那些男演員還漂亮!小王老板心里剛剛嘀咕著,那位坐在他對面的大方的客人就不負期望地點頭,還給了一句“王老板看著辦。”
真是一位再好也沒有的顧客了!小王老板也不計較自己談話的興致被人攪斷,高高興興地起身端走桌上的東西,又回到燒烤攤前忙碌起來。
賀海樓看著燒烤攤老板胖乎乎的背影,自己拿了個杯子倒半杯啤酒,沖顧沉舟舉杯笑道:“我一直以為顧少只適合呆在各種高檔場所——沒想到能在這種街邊小攤看見顧少。”
顧沉舟跟著舉杯和賀海樓輕輕一碰,但沒有沾唇。他的坐姿稍稍調整,臉上帶了一點笑容,人還是那個人,衣服也還是剛才的衣服,但剛才那位專注聽人說話、氣質平和的普通顧客已經不見了:“我也以為這個小地方滿足不了賀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
“這里是沒有什么好玩的,”賀海樓搖搖杯子,顧沉舟沒有喝酒他也不介意,不止干脆利落地干了杯,還又給自己倒了一杯,“不過既然顧少在這里,再怎么不好玩地方,也有吸引人留下來的魅力。”
顧沉舟失笑:“賀少謬贊了。”
“其實我比較好奇,”賀海樓話題一轉,“我留下來是因為顧少的吸引,顧少留下來,又是因為什么的吸引?”
“這幾天賀少沒查出來?”顧沉舟說。
話中有話啊。賀海樓微微一笑:“我只是多注意到顧少罷了……”他一攤手,“確實沒查到什么,除了發現顧少一直在這個小縣城里和人聊天和轉悠之外。”
“是嗎?”顧沉舟也轉了話題,“賀少上次招待我的梨子很好吃。”
賀海樓挑挑眉,等著下一句。
顧沉舟果然接下去:“不止是梨子,這里的水果味道都很好。還有一種我在外邊沒有吃過的淡紅色果皮的水果——”
“孩兒果。”賀海樓接話,見顧沉舟看過來又補充說,“本地人這么叫。”
顧沉舟笑笑,站起來跟燒烤攤旁邊拉板車賣水果的人交談一會,提了一袋子水果過來,借著燒烤攤老板的水洗了兩個。
賀海樓雙肘支在桌面,看著顧沉舟做完這一系列事情后,走過來將其中一個遞給他:“賀少嘗嘗?”
賀海樓接過了咬一口,濃郁的清甜汁水中夾著一點點的酸。這個口味并不陌生,他小時候還滿山爬樹去摘這種果子吃。
顧沉舟拿在手中把玩:“可惜在外地沒有這種水果賣。”
同一個圈子里的人,你說上一句,他往往能接住下一句。
賀海樓看看手里的孩兒果:“顧少覺得青鄉縣應該把這個作為特色推出去?”
顧沉舟笑了笑:“我只是覺得,一個縣總能找到一點特色,不是這個,也會是那個。”他又說,“賀少有沒有了解過顧一康?”
“關于哪方面的?”
“最基本的。”
最基本的……賀海樓說:“都知道一些。”
“今年四十三歲。二十三歲那年成為青鄉縣一個辦事員,然后花了十六年的時間,慢慢爬到縣委書記這個位置。”顧沉舟慢慢說,“這個履歷在官場中規中距,但是就他本身擁有的關系來說,混得實在差了一點,可見其在政治上實在沒有什么建樹。”
“然后?”
“然后?”顧沉舟說,“賀少還記得清泉村從災難發生到救援隊趕到,這位毫無建樹的縣委書記調配了多少時間嗎?”
賀海樓一挑眉。
“效率確實不錯,是不是?”顧沉舟說,“消息靈通和手腕高超,賀少當時兩個都選了。”
“這并不能說明什么,”賀海樓說,“清泉村也許在剛剛發生泥石流的時候就通知縣里了。”
“然后顧一康在凌晨十二點到第二天六點之中做好了一切調配工作?”顧沉舟淡淡笑道,“效率也夠不錯的了。對了,他的孩子在五年前就送出國了,妻子每年出國三個月照顧孩子,平均每三個月會出去呆上一個月。”他輕輕地唔了一聲,攤攤手說,“確實都是小事,是吧,賀少?”
“但似乎這些小事指了一件大事。”賀海樓說,“不過我現在又有一個疑惑了,不知道顧少還愿不愿意幫我解答?”
“賀少不妨說說。”
“這位縣長就是顧少來這里的目的吧——顧少為什么愿意告訴我這么多?”
“賀少剛才不是說了嗎?會留在這里完全是因為我的魅力,”顧沉舟一笑,沖賀海樓舉杯滿飲,“一點消息不值當什么,好歹不能叫賀少失望不是?”
一杯喝完,顧沉舟率先離開。直到顧沉舟的身影消失在街頭的拐角處,賀海樓還坐在原位。
他發現自己這幾次和顧沉舟見面,似乎都是顧沉舟先說“失陪了”……
對了,還有剛剛的對話。他暗自想到。
一個有力不往官場上使,特別關注清泉村,還早早找了退路、把老婆孩子全送出國的縣委書記?
這簡直跟夜里的亮燈廣告牌一樣顯眼了!
時隔七天,賀海樓再一次驅車來到清泉村。
一個星期的時間,清泉村似乎已經完全擺脫了那天晚上泥石流所帶來的影響:開裂的房子墻腳重新修葺,被泥土淹沒的田地平整完畢,幾只公雞和看院門的大黃狗一起在村子的小道上來回踱步,或悠閑或驕傲,相處和諧。
賀海樓開著自己新提的越野車來到村尾的兩棵棗樹前。
上一次泥石流里,停放在這里的白色轎車連同其中一棵斷了樹在清理泥土時,都被統一運走了。賀海樓停好了走下車,村里的小孩子就像上次他來的時候一樣,躲在大人的身后睜大眼睛朝這里看。
七天里面兩次。
賀海樓略有不快地想。
平均三天半一次,他還以為自己至少十數年內不會再回來這里。
第一次是因為顧沉舟要來這里,他以為對方是來探他的底,所以跟了過來。
賀海樓嫻熟地在山路中穿行,進山的時候有幾個村民朝他叫著山上危險,但都被他漠視了。
第二次呢?是因為顧沉舟的話頭指向這里……
想到這個,賀海樓發現自己更不快了。但他確實——確確實實——有些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