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靈陽聽到了。
聽到了多少?
誰指使他來竊聽這座大殿?
林疏一邊注意著蕭靈陽的一舉一動,一邊飛快想著這些問題。
他不相信以蕭靈陽的心思,會想到監視皇后,這不是他會做出來的事情。
只見蕭靈陽倚在棠花樹下,魂不守舍地望著草叢里的落花,他眼中的神色很復雜,復雜到了林疏沒有辦法形容的地步,他拳頭微微收緊,發著抖,嘴唇抿緊,臉色蒼白。
知道母后不想讓自己當皇帝,而是想讓別人去當,和姐姐其實是哥哥……這兩件事,哪個的沖擊力大一些?
又或者,從來萬事不管的蕭靈陽,突然意識到了這個世界并不是他以為的那個樣子?
林疏在心里默默給弟弟點了一根蠟,分出注意力轉回大殿里。
皇后讓凌鳳簫走到了她面前,握著他的手,已經將具體的計劃交代完了。
凌鳳簫微微垂下眼:“是。”
皇后撫了撫他的頭發:“你能明白母后的苦心便好。”
“但兒臣有一請求。”凌鳳簫道。
皇后:“嗯?”
凌鳳簫道:“眼下,大巫身亡,北夏大亂,戰機正好。兒臣自請領兵出征,踏平北夏。收復四海之日,再登基為帝。”
皇后問:“勝算有幾成?”
凌鳳簫道:“九成。”
皇后沉思一會兒,道:“也好。”
又道:“不知簫兒想以女身還是男身領兵?”
凌鳳簫道:“先以女身領兵,戰場上若有機會,便使凌鳳簫戰死沙場,蕭韶力挽狂瀾,其余種種,全憑母后安排。”
皇后點了點頭:“此舉倒是周密,我自會安排妥當。”
凌鳳簫:“多謝母后。”
這廂商議停當,皇后涂著丹蔻的纖纖玉指,握在了案上的詔書上。
皇帝死前立下的詔書,自然是安排即位的事宜。
只見她眼中不見喜怒,將那詔書放在宮中長置的永明燈上。詔書是絹制,遇火即燃,火舌猛地竄起,不消片刻便將那形制莊重的遺詔焚成灰燼。
灰燼在香爐的白煙中裊裊而落。
凌鳳簫道:“兒臣有一事不明。”
皇后的眼睛轉向他這邊,平淡無波的神色中添上幾分溫度,溫聲道:“何事?”
“兒臣少年時,為女身一事,多有怨,母后與母親卻毫無動搖,如今我早已不再執著此事,母后卻忽然要我以本來面目示人。”凌鳳簫淡淡道:“是因為此事不能被父皇知道么?”
停頓片刻,他又道:“但山莊武力如此高強,若果真對皇室不滿,脫離便是,又畏懼何事呢?”
皇后定定看著他,眼里盈了一泓悲不能抑的秋水,半晌,將他摟進懷里:“母后自然有自己的苦衷,莫要問了。”
凌鳳簫亦沉默了一會兒,最終道:“冒犯母后,兒臣知罪。”
“無妨……”皇后的情緒似乎有些失控,收回手,靜默片刻,才恢復過來,最后道:“好好待靈陽。”
凌鳳簫道:“我會的。”
皇后點了點頭,隨后說起皇帝的葬禮各項事宜,大部分時間是她在說,一切流程仿佛早已準備好了一樣,只需要過上一遍,凌鳳簫時不時“嗯”一聲。
交代完畢,皇后道:“你似乎有些乏了,早些回去梧桐苑歇息吧,宮里一應事務俱有母后操辦,不必擔憂。”
凌鳳簫道:“兒臣想與父皇待一會兒。”
皇后嘆了一口氣:“那母后先回后殿料理喪具。”
凌鳳簫應了一聲是。
皇后理了理流霞一樣的衣襟,便起身往后殿去了,林疏望著那個儀態萬方的背影漸漸消失在重重珠帷簾帳后,最后拐過一個彎,徹底消失。
皇帝床前的凌鳳簫望向了他所在的方位。
林疏心知凌鳳簫現在的修為,要察覺自己的存在實在易如反掌,便也就落了下來,走到凌鳳簫身邊。
凌鳳簫握了林疏的手。
林疏體會了一下這雙手的溫度,又看看凌鳳簫眼底隱約流動的血色,知道這人的狀態又不大好了。
皇后只知道自己是在明亮溫暖的大殿里與兒子推心置腹款款而談,哪里知道凌鳳簫眼中的世界就是一片血海,他身處滿是尸骸的血海之中,耳邊充塞著萬千怨鬼哀嚎,神智時時刻刻都有可能被世間萬民的怨氣所吞噬——還要在臨界點一邊維持清醒的神智,溫良的儀態,一邊聽皇后計劃著怎樣偷天換日。
愛潔者,往往陷足于泥沼,欲逍遙者,往往被縛于塵網。人在江湖,命不由己,換成朝堂宮廷,也是一樣。
凌鳳簫輕輕靠在他肩上,他把這人往懷中摟了摟,有規律地順著毛。
十五六歲時,他們相識未深,有人說他這一生不過身不由己四字。
那時候,林疏以為這不過是偶發感傷,無憑無據的自嘲,現在想來,這句身不由己,確實就是這樣從始至終地貫穿了他的一生。
凌鳳簫并不喜歡這個世界,林疏是知道的。
方才在梁上時,他想,皇后為何要繞這么大一個彎子呢?
直接告訴他,人間的皇朝奪走了天道的氣運,容不得鳳凰這樣的先天血脈存在,鳳凰嫡脈的男孩子不允許活在世上,或者再告訴他,鳳凰血脈需要氣運的滋養,若不做人皇,不去獲取人皇的滔天氣運,鳳凰血脈覺醒之日便是枯涸之時,豈不是比方才那樣的勸說更奏效些么?
可那時,看見凌鳳簫的眼神,他就又明白了。
凌鳳簫這樣的人,他不是為了自己活著的,他對這個人世沒有留戀,對世上的人沒有眷愛,假若要么當人皇,要么死,這人可能也不會去當皇帝,而是逍遙幾天,安靜等死。
最近他變成了世間怨氣的化身,有些地方已經不大像人了,更加厭世。
皇后約莫是太了解自己的孩子了,知道想要讓他乖乖當皇帝,只能想方設法去絆住他。
對此,林疏又能說什么呢?
他將自己的手覆上凌鳳簫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