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長,大框架是定下來了,具體的人事安排,咱們先議一議吧。”
彭少雄語氣依舊很是輕松,并沒有十分凝重。
柳俊笑了笑,說道:“二十個鄉鎮黨政一把手,工程量很大啊”
彭少雄也笑了起來。
要說柳俊這個態度,在他意料之中。寧北縣的情況,異于他縣。書記管帽子的慣例,在寧北縣不大行得通。柳俊沒有和他假惺惺的講客氣,擺出一副開誠布公的態度,倒是讓彭少雄心里舒坦。
彭少雄是靠“斗爭”起家的,斗倒方朝陽卻吃了癟,可見斗爭也不見得是好事,費力不討好。能夠和平解決問題,當然最好。他一點都不打算和柳俊去斗爭
兇險太過啊
“有幾個位置,我看是不必動的。平安區的張安然,大塘區的老周”
既然柳俊開誠布公,彭少雄也不藏著掖著,直截了當說開了,點了幾個區鎮現任一把手的名字。這幾個區,合并之后,新的治所依舊在原先的區公所。張安然由縣財政局長調任平安區區委書記,大塘區的老周和其他幾個區的區委書記和區長,也都是老資格的正科級干部,撤區并鄉之后,依舊擔任新鄉鎮的黨委一把手和行政一把手,是個合理的安排。
硬要去挪動,反倒給工作造成不利的影響。
彭少雄先將這幾個人拋出來,也是有原因了。他估摸著,這幾個人留任,柳俊都不會太反對。這樣就有了一個良好的開局,不然一上來兩人就搞個滿擰,后面的談話便沒法子進行了。
彭少雄這個策略算得比較有效,基本上他說的幾個人,柳俊都還比較認可,唯獨大塘區的老周,柳俊有不同意見。
“大塘鎮是北部唯一的中心集鎮,老周年紀比較大了,經驗當然很豐富,進取之心不足啊。”
柳俊坦然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大塘區原轄四個鄉鎮,此次撤區并鄉,大塘區是唯一一個沒有變動的區,原有四個鄉鎮一齊撤銷,整體合并成新的大塘鎮。老周擔任大塘區區委書記的時間超過了八年,照說留任也是順理成章。但誠如柳俊所,老周這個人,守成有余,進取不足。
在此次撤區并鄉方案里,柳俊原本就有意將大塘鎮作為北部經濟中心來打造,老周擔不起這個擔子。
“大塘鎮,必須配備兩位精通經濟管理的年輕干部去主持工作。”
柳俊很肯定地說道。
彭少雄微微蹙眉,問道:“縣長的意思,是派誰去呢”
“梅文華”
柳俊毫不遲疑地答道。
彭少雄略略有點吃驚,說道:“那,五里橋鎮呢”
在他心目中,可能早已經認定梅文華是新五里橋鎮的一把手了。梅文華跟柳俊跟得很緊,又年輕有文憑,正是與柳俊相類的干部,提拔重用正在情理之中。
“五里橋鎮讓易寒去吧”
柳俊淡淡道。
“煤炭能源公司,基本上已經走上正軌,財務公開化透明化的制度比較健全了,又是合資雙方監督,可以放手了。這么大的公司,主要還是要靠制度的,人治只是一個過程。”
這個話彭少雄不大愛聽。
他不是不認同“法治”的觀點,但這同樣需要一個過程。彭少雄認為,至少以眼下寧北縣的局面已經基層干部群眾的素質,人治的效果要遠遠大于法治。
但是就煤炭能源公司而,確實是具備了“法治”的條件。去年年底,縣政斧與振中公司達成協議,擴大振中公司在煤炭能源公司的管理參與程度,從香港引進了數名專業管理人員,擔任煤炭能源公司的高層管理職務。不但財務公開化透明化了,重大的管理決策也盡可能做到了公開化透明化,接受公司全體職工和縣委縣政斧的監督。今年前六個月的產值和利稅,已經超過了去年全年的總和,真真正正擔負起了縣財政的半壁江山。其效率之高,效益之好,全然超出了彭少雄的想象。
“易寒這個同志沒有治理地方的經驗啊”
彭少雄沉吟道。
他原本想說易寒太年輕,看看眼前這位更年輕的縣長,彭書記又生生將這話咽了回去。
“再說了,易寒同志姓格太直,也未必能協調好新鄉鎮復雜的人際關系。”
彭少雄的擔憂不能說沒有一點道理。易寒整個就是一犟頭,脾氣跟驢一樣。撤區并鄉之后,頭一要面臨的大問題就是合并鄉鎮多出來一大堆吃皇糧的干部。許多副科級干部沒有位置安排,不可避免的要在新鄉鎮里頭增加許多副職。現在一個鄉鎮的黨政副職配備,一般是三到五個,估計撤區并鄉之后,要搞出個“第十幾”副鄉長來。
易寒那種硬邦邦不會拐彎的姓格,能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