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榜公示的“威力”,是大家都沒想到的。
四十名擬任新鄉鎮黨政一把手的名當一公示出去,縣委大院不遠處廣場上布告欄那里每天人山人海,小小布告欄被圍得水泄不通。甚至還發生過擠傷和斗毆事件。后來縣公安局不得不派了警員過來維持秩序。
大家對縣里這個新舉措,都頗感新奇。
以往,干部任免都是關起門來進行的,有很嚴密的保密制度。就是縣委幾位書記定盤子。當然,保密制度再嚴密,路透社的消息也傳得飛快。往往書記辦公會一討論完,當事人和一些利益相關者便全知道了,甚至于尚未上書記辦公會討論,還只是在組織部擬定名單,消息就已經泄露出去了。
但這只是對于干部而的。
因為這個問題的敏感姓,決定了許多干部會通過種種關系和手段拼命去了解。
對于普通老百姓而,誰做書記誰做鎮長,關系畢竟不是那么密切。不是說他們不關注,但關注的程度遠不如體制內人員那么熱切。
現如今出新鮮事了,可以在公告欄里看到這些即將成為“一方大員”的老爺們的面目了。不要說城關鎮,就是附近幾個鄉鎮的閑人也聞訊趕來看熱鬧。
看過之后,議論紛紛,說什么的都有。
不過,說好聽話的人還真不多。
“嘿嘿,嘩眾取寵,換湯不換藥”
這是群眾說得最多的一句話。
都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體制內人員對這件事的看法,顯然與普通群眾迥異。
他們似乎從這里面嗅到了一個機會
于是乎,各種舉報信、舉報材料,雪片般飛到了縣委、縣紀委和縣政斧,都是涉及到公告欄里那四十名干部的。幾乎人人有份,無一幸免。
甚至于易寒這樣立身嚴謹的人,也被舉報,說他在執掌興盛能源公司財務部的過程中,存在嚴重的貪污行為。
根據告狀的“規則”,這樣的舉報信和舉報材料,絕不僅僅只投到縣委縣政斧,市里相關部門也都收到了,小部分的舉報材料,還寄到了省紀委。其中幾分檢舉信,直接寄到了省紀委第一紀檢監察室,信封上寫著“白楊書記”收
蓋因白楊是寧北縣前任縣委書記,盡管在任時間不長,也頗有威望。舉報人覺得白楊書記出面,是最合適的。現如今的寧北縣,哪個干部不是她曾經的部屬她若是肯出面,效果一定非常好,沒人敢陽奉陰違,就是強勢無比的“娃娃縣長”柳衙內,也不敢忤逆白楊
這可真是大大出乎人們的意料。
不但“始作俑者”陸香梅始料未及,就是柳俊這個多了許多年前世記憶的重生者,見慣了干部公示的人,也不曾料到。
彭少雄很惱火
“大家說說,這事該如何處置”
書記辦公會上,彭少雄板著臉,目光在大伙臉上一一掃過。
大家都不吭聲。
“李江書記,你是紀委書記,談談你的看法吧”
彭少雄點了李江的名。
李江心里不喜。心說你怎么不去問香梅書記這事是她整出來的可是彭少雄直指他紀委書記的身份,貌似也很理直氣壯。
這事不正是紀委該管的嗎
“很棘手”
李江雙手捧著茶杯,眉頭緊蹙。
彭少雄的臉色便更不好看了。
當然是很棘手了,不棘手我開這個書記辦公會做什么
對于李江越來越曖昧的“中立態度”,彭少雄也是越來越不滿意。雖然現在沒有與柳俊明白鬧翻,處于合作的階段,可是隔閡與壁壘依舊存在,只是暫時沒有爆發出來。彭少雄可不希望自己的陣營里,莫名其妙又“弱”了一個
“調查有調查的難處,不查也有不查的難處不查吧,許多舉報的內容看上去好像確有其事,真實度比較高。如果置之不理,紀檢部門有虧職守但是全面調查的話,一來舉報材料實在太多,魚龍混雜,真假難辨,二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手,時間上也會拖得很長市里面給我們撤區并鄉的時間,可只有一年現在只剩下半年了”
李江緩緩談出了自己的看法,眼神游有意無意間,在柳俊的臉上帶過。
因為這個,延緩了撤區并鄉的進度,只怕這位強勢的縣長,第一個就不會答應。
應該說,李江的看法是很基于實際的。
“那怎么辦你的意思,到底是查還是不查呢”
彭少雄緊著問了一句。
“不查”
李江明確表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