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八章陸香梅搞突然襲擊
柳俊從首都回來不久,董老在京城逝世。隨即,京城政局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度權傾一方的某大吏因為貪污、受賄和生活作風腐化墮落,被中紀委雙規。
這個倒是在意料之中。柳俊一點都不吃驚。
他在意的是某大吏將倒未倒之前,中央對首都的某項政策。這一日陪嚴玉成看完新聞聯播,柳俊微笑著對嚴玉成說道:“老爸,大局已定了。”
新聞聯播里有一條不算太顯眼的小消息,就是要求京城的事務,直接向主管黨務的七巨頭之一的儲備一號首長匯報。
這個意思,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乃是動手的前兆。但京城的政局,依舊牢牢把持在本派系手中,卻是毋庸置疑的。
這就意味著,博弈的結果,被放棄的只是某大吏個人,而不是整個京城的實力。
其他派系,并沒有獲得太大的好處。
董老雖然辭世,本派系實力受損不大。
嚴玉成點點頭,不動聲色,只是瞥了柳俊一眼。不過在這個眼神里,柳俊分明看到了贊賞的意思。能夠看出這中間的門道,這小子果然又長進了。
京城政局變動之后,高部長外放西南某省擔任省委書記。
應該說,這與高部長的初衷不是十分一致。
原本的揣測,高部長是想要謀取東部某省省委書記位置的。據柳俊前世的記憶,那個省的省委書記在兩年之后的換屆選舉中,是要進入政治局的。
西南那個省,就重要性而,很顯然不如東部那個省。
當然,事在人為。或許因為高部長的調任,西南某省在中央大佬心目中的地位就此飆升也不一定。貌似因為嚴玉成在n省,n省的地位就比以前要高上許多,斗爭也益發激烈。
全國如同柳俊同志這樣的縣委書記,大約也為數不多。一邊要關注最高層的大事,一邊要為縣里的柴米油鹽操心。
應該說,目前寧北縣的局勢還是非常不錯的,各個企業運作良好,銷售收入和利稅都是穩步增長,撤區并鄉之后,柳俊最為關注的人員分流,基本上也都在按照計劃進行。自然,也有些小麻煩小摩擦,不過不當大事。
在這一點上,柳俊要求極嚴。不能說完全沒有一點瑕疵和作弊的可能,從審計局一季度的審計報告來看,總體上,是令人滿意的。
這一日召開的縣委常委會上,陸香梅出人意外的拋出了一份議案,主題內容就是關于本年度內兌現全縣農民白條。
本來今天的常委會,并沒有安排這方面的議題討論。
上回新華社的記者費清和其他幾家媒體的記者來寧北縣采訪的時候,陸香梅在“新聞發布會”上“口出大”,說是在一年之內,要全部兌現白條。當時礙于現實情況,所有其他常委,包括柳俊在內,都不好當面提出異議。
不過事后,柳俊也沒將這件事太放在心上。一則他要關注的事情實在太多,高層的敏感動向,牽扯了他大部分的精力,暫時沒來得及好好考慮這個事情。二來,此事在年初就以縣委文件的形式正式確定了下來,不但確定在兩年之內兌現所有白條,連具體的方式方法,各個鄉鎮需要完成的任務,都有明確的規定,算得上是已有定論,柳俊也并不覺得需要因為縣長大人的一句話,就變更整個文件的規定。
尊重已成文的制度,是管理學上比較重要的一個環節。
但沒想到陸香梅竟然當了真,未經任何商議,就在常委會上將這個議案拋了出來。
而且看得出來,陸香梅做了比較充足的準備,拿出來的是一個完整的計劃方案,有很具體的實施措施,甚至錢從哪里來,都有了成算。
陸香梅的意見,竟然是拍賣部分國有企業。
寧北縣和全國各地的縣市一樣,有許多大革命年代期間,甚至是在此之前留下來的國營和集體企業。都是些小打小鬧的工廠,例如鍋廠、工具廠、小五金元件廠之類的。這些小工廠,因為上馬倉促,技術粗糙得緊,很明顯的先天不足,計劃經濟條件下,一切由財政包干,倒是可以生存得下去。一旦進入市場經濟,全然沒有任何競爭力。
柳俊雖然是公認的抓經濟的好手,對這些工廠也只能是搖頭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