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使柳俊在大佬們心中形成了“桀驁不馴”,“無法共事”的印象,那才真叫失敗!
而且是徹頭徹尾的失敗!
所以,柳俊現在對于韓旭采取的策略就是,只要不是原則性的重大問題,類似“偉峰鋼鐵聯合公司”那樣的,柳俊一般都會支持韓旭。
而且,就這個信訪局來說,市里面通過了是一回事,省里是不是會完全認可,又是另一回事了。信訪工作直接向市委負責,政府靠邊站,這樣的先例,可也不是輕易能開的。就算省里也認可了,在今后的工作中,假使沒有政府這邊的全力配合,難度也會很大。唐越以市委秘書長之尊,居間協調,也一樣的感到步履艱難,何況一個不入常委的副廳級信訪局局長?
如果柳俊是韓旭,就絕不會這么提出來的。
信訪工作,黨委政府共管,是慣例,也是為了更加方便的開展工作。現放著柳俊這樣一位強勢的市長在,卻將市政府撇開,柳俊是很有理由不配合的。原因很簡單,出了成績,全部歸市委,工作就要一起干?這種費力不討好的事情,擱誰頭上都會不高興的。
或許,韓旭是想以此打下一個伏筆吧?
到時候又可以用市政府不配合不支持信訪工作為由,給柳俊加一條“罪名”。不過這樣的小伎倆,柳俊如今真的不怎么放在心上,不管韓旭是不是有這個打算,柳俊都不在意。
“市長,信訪局局長的人選,韓書記和你商量了沒有?”
婁海英問道。
一般重要干部異動,書記會先和市長溝通,取得一致后再與黨群副書記、組織部長商討。如果書記很強勢,也有可能先和黨群副書記商討,然后知會市長一聲。以現在潛州的政治格局,副廳級干部的任命,韓旭絕對不可能越過柳俊先和別人商量,這樣做的話,純粹是找不自在。
柳俊微笑道:“有的。韓書記的意思,是用郎可鞠。畢竟熟門熟路嘛……”
“用郎可鞠?”
婁海英顯然吃了一驚,隨即很不理解地搖了搖頭。
“這不是換湯不換藥嗎?”
很顯然,婁海英對郎可鞠的印象不怎么的。實在的,郎可鞠是那種典型的“無為”干部,精通太極推手,對于群眾反映的問題,能推則推,能躲則躲,逼不得已才會處理一回問題。韓旭對這個信訪局寄予厚望,卻還要繼續使用風評不佳的郎可鞠,這就難怪婁海英很不以為然了。
柳俊點起一支煙,笑著說道:“海英書記,不能以老眼光看人嘛。郎可鞠經驗豐富,這是他的長項,韓書記也是想給他一個展現自己能力的機會!”
婁海英也笑,對于這種官場套話,她早就聽得耳朵都起繭子了。既然柳俊打定主意在此事上不予置喙,估計韓旭提出由郎可鞠擔任信訪局局長,柳俊肯定也是同意的。
“市長,如果是你,你會用誰?”
婁海英笑了一陣,忽然問道,眼神比較特別。別看她不問三七二十一的死忠柳俊,但實則上對于柳俊的了解,很是不夠。沒事的時候,婁海英也喜歡琢磨柳俊的手段。
柳俊哈哈一笑,也不躲閃,答道:“如果是我,我也會用郎可鞠!”
婁海英一怔,沉吟道:“也是哈,假如這個位置也從省里空降,潛州的干部們,意見大了去了!”
柳俊微笑點頭。婁海英不愧是老資格的副廳級干部,一下子就抓住了問題的關鍵。韓旭作為瞿浩錦派過來的干將,本土干部原本就對他比較抵觸。現在韓旭要做的,就是安定本土干部的人心,進而分化本土干部的陣營,避免所有的重量級本土干部,全都倒向柳俊。
這頂副廳級的大帽子一落到郎可鞠頭上,郎可鞠還不得對韓旭感激涕零,為其下死力氣效勞?同時,韓旭也要借此向潛州本土干部表明自己的立場——我對大伙沒偏見,只要肯向我韓書記靠攏,一旦有好處,絕對會不吝賜予。
關于成立副廳級架子的潛州市信訪局的報告,以及擬任郎可鞠為第一任信訪局長的報告呈送到省委省政府之后,不久就獲得了省里的完全認可,一一批示同意。
新任信訪局局長郎可鞠同志,一下子變得意氣風發起來。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