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
婁海英忙即笑著答了一聲,拿起了一顆金黃的桔子,并不剝開來,只是放在自己面前。
柳俊喝了兩口茶水,這才沉吟著說道:“海英書記,這個工作,是整個潛州市委班子全體成員共同的成績,相信《人民日報》的記者,也會全面考量的。”
應該說,婁海英對柳俊這樣的“官方語”并不是十足信服,聞望了柳俊一眼,卻見柳俊臉上神情十分篤定,似乎成竹在胸。說來也怪,婁海英心里立即就安定下來。
通常在這樣的事情上頭,柳俊如果沒有十分把握,一般不會如此說話的。
難道連《人民日報》的記者,柳市長也能指使得動?
婁海英性格直爽,卻老于世故,當下連連點頭,不敢質疑柳俊。
不過事實證明,海英書記的懷疑是多余的,第二天,《人民日報》的記者就專程采訪了婁海英,向她了解“農村支部書記選拔培訓”計劃的情況。
海英書記驚喜之余,打疊精神,侃侃而談,足足說了兩個小時。《人民日報》的記者運筆如飛,將海英書記的真知灼見全都記錄在案,一迭聲對婁海英道了感謝。
記者走了之后,婁海英興奮難耐,隨即抓起電話給柳俊打過去,笑呵呵地匯報了這個情況,臨了,帶著崇敬的語氣說道:“市長,您真神了!”
柳俊微微笑了。
可能所有人,包括韓旭自己在內,誰都不清楚,前后兩撥記者,其實都是柳俊通過幕后運作,由中宣部副部長容百川派下來的。
至于柳市長為什么要請記者下來為韓書記捧場,大唱贊歌,就只有柳俊自己心里有數了。
現在,還不到揭開謎底的時候。
在潛州的領導們看來,柳市長很守規矩,黨建工作的功勞,一分不搶,全部歸于韓書記。記者的采訪,也只是在婁海英這里拐了一個彎,隨后又緊緊靠攏韓書記了。對于潛州市的一市之長,沒有絲毫觸及。
《人民日報》的記者,在潛州市采訪了幾天,滿載而歸,回到首都,隨即寫出了一篇長篇通訊,主題就是宣揚潛州市的“農村黨支部書記選拔培訓”工作。文章寫得花團錦簇,對潛州市的農村基層黨建工作大加贊賞,中心自然是突出了市委書記韓旭同志,與《黨建研究》記者寫的文章前后輝映。唯一不同的地方在于,《人民日報》的長篇通訊中,也已相當一部分的篇幅,提到了潛州市委副書記婁海英同志,描述了她在這項工作中作出的成績和貢獻。
看到這篇通訊,海英書記心里樂滋滋的,又給柳俊打了個電話,表示感謝之意。其實婁海英固然性格直爽,卻也不是這般胸無城府的。但這是婁海英的高明之處。多年以來,她都給人家留下了藏不下話的印象,如果這個時候,不急著向柳市長打個電話感謝一下,倒與她一貫的行事作風不符合了。別人這么做,說不定會引起柳俊的反感,她婁海英就不會。柳俊只會益發的信任她。
領導駕馭下屬的方法,因人而異。下屬對待領導,何嘗不是如此?
官場上,本來就是一個人琢磨人的世界!
新聞媒體對潛州的關注,對韓旭的關注,遠遠不曾結束。《黨建工作》和《人民日報》相繼發表文章之后,中央電視臺竟然也對潛州的農村基層黨建工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國慶節過后,韓旭同志在辦公室接到了中央電視臺某專欄節目制作人的電話。央視的同志對韓旭說,準備在央視某個收視率頗高的新聞欄目里,詳細介紹一下潛州市“新時期農村黨建工作的新模式”。節目暫定四十分鐘時間,中央電視臺邀請韓旭書記和婁海英副書記,前往首都制作這期節目。為了做好這欄節目,央視會先派記者去潛州進行現場采訪,制作新聞背景所需的視頻資料,以便在制作節目的時候,穿插播出,增加節目的活躍度和可信度。
對于中央電視臺突如其來的邀請,韓旭簡直是喜出望外。倒不僅僅在于中央電視臺對潛州黨建工作的重視讓韓旭興奮,最大的關鍵在于,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定于本月上旬至中旬召開。現在離五中全會召開的時間,不到一個禮拜。如果時間趕得上的話,這個節目剛好能在中央全會召開期間在中央電視臺播出。說不定所有的中央委員和候補中央委員都能收看得到。
身為市委書記,韓旭對此事的重大意義,太清楚了。稱為百年難遇的時機都不為過。想想看,在所有中央委員和候補中央委員面前露臉啊,等于黨的領導核心,全都對他韓旭,對潛州有了最直觀的認識。
大餡餅!
絕對是天上掉下來的大餡餅!
而且是全肉餡的,不摻一點假!
韓旭驚喜之余,也不免略略有些遺憾。除了他。中央電視臺還邀請了婁海英同志。也就是說,這個天上掉下來的大餡餅,要分給婁海英一部分。假如分給胡知運,那么也不錯。如今卻要分給韓書記最不感冒的婁海英,不能不說有那么一點點郁悶。
不過這是人家中央電視臺的安排,韓書記也不好多說什么的。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