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來之前,薄春山就準備。
他怕老丈人家都讀書人,堵門時讓『吟』詩作對,不做就不開門,到時候他做不上來,肯定要丟丑,所提前就讓人從顧家后院翻了進去。
這邊,顧于成和顧晨帶著一幫小子正在堵門,外面薄春山帶著來迎親的人,又說好話又塞紅封,一旁還無數(shù)人在起哄。
顧于成正尋思著再個什么難題。
他爹今專門交代過,說姐夫不讀書人,學問上的題不準,他挖空心思了兩道題,都被解了,第三道題還沒尋思來,就發(fā)現(xiàn)人‘叛變’了。
明明幫他堵門的同伙,怎么反倒去幫忙開門了?
人呼啦一下就都進來了,擋都擋不住。
顧于成人單力薄,只能氣呼呼地讓開,心里還尋思著等他抓到‘叛變’的人要怎么辦,薄春山經(jīng)過他時,往他懷里塞了點東西,他『摸』『摸』懷里紅封中的銀角子,明顯比旁人的要大很多,頓時笑了。
那邊,薄春山已經(jīng)被推到西廂顧玉汝的房門前了。
按照定波地的規(guī)矩,新郎來了,要找到新嫁娘被藏起的另一只鞋,才能把新娘帶走。
顧玉汝就蒙在蓋頭里,聽著房里鬧哄哄的一片,還人從她腳邊鉆到她床下去了,估計哪家的小孩子。
人靠了過來,小聲問:“快說說,你鞋藏在哪兒?”
顧玉汝抿了抿嘴,正想著要不要告訴他,就聽見『婦』人笑道:“這還沒門子呢,新娘可不準向著新郎!”
“不能告訴他,新郎新娘不準串通,要讓新郎自己找。”
大家一陣起哄,蓋頭下顧玉汝忍不住紅了臉。
又過了小一刻鐘,繡鞋才被找到。
薄春山來到顧玉汝面前,單膝跪地,捧起她沒穿鞋的那只腳,替她穿上鞋。
人聲中,全福人說著吉祥話,兩人已被眾人擁簇而起,往正房行去。
正房里,顧老太太和顧家大房、二房所人都在,顧老太太和顧明孫氏夫妻二人坐在上首處。
兩人拜了下來,顧老太太和顧明孫氏都說了些勉勵和不舍的話,又讓兩人后好好過日子,禮就算成了。
孫氏眼中含淚,將女兒扶上堂侄的背。
趙氏沒忍住說了一句:“晨兒,你把你堂妹背穩(wěn)些。”
“娘你放心。”
顧明也些感傷道:“行了,就嫁在附近,抬腳走幾步就到了,后也不見不著。”
顧大伯也道:“就,快走吧,別耽誤了吉時。”
至此,連蓋頭里的顧玉汝也不禁眼眶發(fā)熱,陣陣不舍上了心頭。
薄春山鄭重道:“爹、娘,你們放心,我一定會好好照顧玉汝的。”
.
陣陣鞭炮聲中,花轎被抬起。
嗩吶聲、敲鑼鼓聲,還震耳欲聾的鞭炮聲。
人在撒喜錢和喜糖。
換做平時,撒些喜糖都足夠小孩子們欣喜了,今日竟還撒喜錢的,連一直圍站著旁邊熱鬧的男人『婦』人們都些忍不住了,紛紛撲上前去搶喜錢和喜糖。
“送新娘子嘍!”
“和和美美,白頭到老!”
迎親的隊伍從巷頭去,足足在城北繞了一圈,再從西井巷的巷尾進來。這路線都提前計算好的,寓意不走回頭路,夫妻一輩子頭尾走到頭。
等花轎進薄家時,吉時剛剛好。
之后拜堂和送入洞房。
顧玉汝哪怕身子骨不差,經(jīng)過這一番折騰也難受至極,等喜房里的人群終于散了,她也忍不住松了口氣。
“我還得去陪客,你若累了先休息。”
薄春山丟下這話,就匆匆走了。
.
‘聚仙樓’二樓雅間,齊永寧正臨窗坐著自斟自飲。
他面前已經(jīng)放了好幾個酒壺,平安站在一旁,苦著臉,低聲勸道:“少爺,咱們回去吧,你已經(jīng)喝多了。”
“結束了?”
平安一愣,為少爺問的迎親隊伍,連忙道:“迎親隊伍已經(jīng)過去了,少爺你想的已經(jīng)過了,咱們就回去吧。”
齊永寧笑了一聲,眼些朦朧地著窗外。
窗外大街上,只剩下行人寥寥,早已不見那火紅『色』的迎親隊伍,他卻還覺得仿佛就在眼前。
平安為他醉了,他其實沒醉,清醒得很。
一輛馬車在‘聚仙樓’門前停下。
董春娥帶著丫鬟急匆匆朝二樓而去,引來無數(shù)人側目。
她仿若未覺,直到進了雅間,見那個正在喝酒的人,才深吸了一口氣,放緩腳步,也放緩了音調(diào)。
“永寧,你突然跑了來,也沒跟姨母和姨夫說一聲,家里的人都在找你。”
齊永寧沒理她,繼續(xù)喝酒。
董春娥皺了皺眉,正想說什么,這時董睿已經(jīng)跟在后面進來了。
他其實跟董春娥一起來的,只他走得沒董春娥急。
“永寧……”
“要么坐下喝,要么回去。”齊永寧道。
董睿只能閉了嘴,正好他最近心里煩悶得很,好不容易能借著機會來,還人管酒管夠,回去不怕挨訓,自然樂意之至。
“我今就舍命陪君子!”
他一拍桌子坐了下,招呼伙計拿酒來。
.
因為薄家沒把酒席安排在家里,所等人都走了后,薄家安靜得不像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