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
苗家在四姓中,一直充當的是智囊的角『色』。
這可能是為從一開始苗家的祖宗就是出謀劃策拿主意的那,也是跟苗家歷代男人身都不大好有關。
身不夠強壯就多腦,再加上苗家后來富裕起來,為了培養后輩子嗣,苗家的男人都讀過書。
知道的多,想得也就更多,再加上為纂風鎮的特殊『性』質,少不了會海上和陸地一起關注,久而久之,也就勘破了不少真相。
可這些真相對薄春山來,不亞當頭棒喝!
他鑒沒有出過海,所知有限,只通過自己的所知分析出了一些東西,可這些全然沒有苗雙城所的透徹。
為何沒辦法把敵人攔在家門之?
除了地方衛所和水師,很大一部分還是和利益有關。
只有這兩處都,那些海商才能把貨運出大晉,賺得缽滿盆滿,那些背后勢力才能瓜分銀子。沒見著這次寇『亂』鬧得如此厲害,反倒是海商們都笑了,為海盜少了。
那每次大晉鬧倭,是倭人侵略,還是還有其他的原?
這后面的事太復雜,所想的每一層可能,都讓薄春山覺得這南晉已經爛透了,怪不得肅王能將整南晉玩弄鼓掌之中,難怪他從始至終就沒想要在南晉稱帝,寧愿另起爐灶,難道邵千戶郁郁不得志,難怪……
可再多的難怪,都是這片天地烘爐之茍且偷生的螻蟻,難怪又如何,還是要求活。
他倒是有心了!
薄春山看了苗雙城一眼,倒也悟他為何會這一番話。
不過合則兩利之事,他也不會拒絕。
……
臨走時,薄春山還是從苗雙城那拿走了一筆銀子。
等他走后,姚清道:“他真能答應?”
“合則兩利之事,他不可能不答應。”苗雙城喝著茶,淡淡道。
其今天這件事,白了就是兩人合伙唱了一出雙簧,為了什么不而喻。
“而且我也沒有任何虛假之,他也應該白。”
.
薄春山本來打算的是近兩月里哪也不去,等顧玉汝生產完再。
可苗雙城得沒錯,時機不等人。
家里要安頓,縣里、甚至是巡檢司那都得安頓,他現在攤子越鋪越大,不可能走就走。
縣里交給熊瑞,巡檢司交給鐘山和總旗,只有家里薄春山一直拖著,直面都安頓好了才和顧玉汝。
“你想出海一趟?”
薄春山將苗雙城的話大致了一遍,又道:“纂風鎮的人已經很久沒出過海了,第一趟出去趕著海盜少的時候最好,苗雙城打算這趟出去探探路子,最好能再購置一批火器,這樣以后再出去也不怕遇上海盜。”
“那什么時候能回來?”
“只去六橫島,來回一趟要不了多久,我盡量趕在你生之前回。”
似乎看出顧玉汝沒有不愿的意,薄春山松了口氣的同時,也感慨她的善解人意。
殊不知,當他要出海時,顧玉汝就有種命中注定之感。
……
前世的鎮海王,很少有人知道他名諱,多是叫他六橫島主或是鎮海王。
其出身來歷不詳,人只知其應該出生草莽,可能是寧州或州人士,他在異軍突起成為六橫島島主之后,做事風格奇詭,但后來經許多人分析,還是有跡可循。
六橫島作為當時最大的走私港口,應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畢竟開門都是做生意的。而東南海一帶除了那些紅『毛』夷人及大晉的一些走私海商以,便是東南沿海各國的一些流民、商人,而其中又以倭國浪人最多。
這些倭國浪人國家戰『亂』不止,再加上島國生存資源有限,只能走上去沿海各國侵擾劫掠這條路,厭惡這群倭人的不在少數,但許多人都各式各樣的原選擇置若罔顧。
海盜(海商)們做事都講究利益,沒有利益沖突沒人會自己給自己找事。
唯獨這位六橫島島主,他厭惡倭人是出了名的,多次出手對付倭人,雖都師出有名,但這‘有名’怎么看怎么勉強,人猜測極大可能是為他深恨倭人,至為何深恨倭人,那就不為人所知了。
總之這也給后來六橫島主反盜為官,帶著手打倭寇埋了伏筆,以至大家倒也不詫異他這種徑,畢竟沒受朝廷招安之前,他就一直對付倭人。
……
前世顧玉汝知道關‘鎮海王’的一些事,都是通過民間的一些傳聞,所知有限。
她畢竟是『婦』道人家,雖官夫人的身份,知道一些平常人不知道的事,但法深入其中,又身在北晉,只能知道一些表面的。
前世由北晉是脫離南晉建朝立國的,所以北晉的人對南晉多有關注,知道南晉鬧倭鬧得厲害,不如北晉太平,北晉人在慶幸自己身在北晉的同時,自然少不了會議論南晉的一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