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
乍一看去,齊永寧似乎不是故意攔著他們的去路。
是因為趕得巧,他們往前走,而他騎著馬從側面過來,也是往前走,正好擋住了。可接下來他停下調轉馬頭,朝這里看來,顯然是有意的。
“這么巧啊,薄大人。”
薄春山微微地瞇了瞇,皮笑肉不笑:“是挺巧的。”
就在薄春山車里的顧玉汝都以為齊永寧還有下文時,他偏偏什么也沒,而是將馬驅到一旁,讓開了路。。
這種情況下,薄春山得繼續走。
車輪聲轔轔,一馬一車很快就行了過去。
馬車經過齊永寧時,明明顧玉汝已經將車簾放回原位,依舊能感覺到有一道目光似乎透過車簾注視到車里來。
……
今天發生的事實在太多了,先是皇后皇貴妃之爭,又有昌國公主的出現,還有齊永寧現在也來添『亂』,顧玉汝顯得有分憂心忡忡。
不過這種情緒肯定不能在兩個小的面前表現,問過八斤水生二人今日在宮里的遭遇,確定沒碰到任何異常后,顧玉汝就讓二人回房歇息去了。
她薄春山也回了臥房。
“他怎么今天也進宮了?”
“今天冬至,宮里擺宴,這種情形下是會邀請使節的。”薄春山道。
此時二人倒一改平時態度,沒拿情敵不情敵的此類話玩笑,因為都意識到齊永寧此舉恐怕沒表面上這么簡單。
顧玉汝又今天在宮里碰到的事了,又到自的猜法。
薄春山道:“今天在宮里做的沒錯,陛下明擺著偏向皇貴妃太子,打壓皇后一脈。實不光是打壓皇后,是包括以皇后背后的安國公府為首的一干勛貴大臣們,陛下厭惡這些人至深,所以跟著陛下走是沒錯的。”
“被打壓的人肯定不會甘心。”
所以皇后出來了,昌國公主也出來了。
“總之宮里這些事與我們關系不大,也不太憂心,是怕惹是非,最近少進宮就是了。”薄春山了道。
可她就怕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別人對付不了在宮里的皇貴妃康平帝,轉頭來對付薄春山或者她。
“行了,不多,男人也不是吃素的。”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那些人正面拿沒辦法,就怕背后使陰招,在外面也當心些。”
.
顧玉汝的話很快就應驗了。
一開始是私下有個小流,是東南洋水師提督薄春山北晉使節團那位副使齊大人是同鄉。
當時顧玉汝沒放在心上,以為是上次李雅清鬧出的那個笑話的后續,可緊接著她跟李雅清的事也被扯出來了。是那位齊夫人看似溫大度,實則是個妒『婦』,都十年的事,竟還惦記著找丈夫的前未婚妻的岔。
流越傳越難聽,越傳越匪夷所。
有當年的禮部侍郎現北晉李閣老家的孫女橫刀奪愛的,有齊永寧攀龍附鳳拋棄糟糠未婚妻的,有是薄春山橫刀奪愛,當年為了求娶顧玉汝如何如何,也有是顧玉汝先薄春山勾搭上,才會有之后齊永寧黯然去了北晉……因為之前顧玉汝李雅清鬧過齟齬,自然也少不了兩個男人的恩怨糾葛。
因為前一個流后面的流是前后腳出來的,一開始顧玉汝是真沒放在心上,當是那件事的后續。可越傳越邪乎,越傳越狗血,頗有點瘋魔的架勢,此時她已經意識到背后可能有人推波助瀾。
她命人去查,可薄家在應天的根基有限,根查不出來什么,知道私下里那些高門大戶都在傳,根找不到源頭。
后來這事被薄春山知道了,他讓她別管,他來查,也不知他托了誰,總之是有結果了,可這結果卻有點耐人尋味。
無他,因為從這結果上看起來很正常。
就是有個五品官家的太太,身邊有個仆人祖籍正好是明州定波的,當年在定波城,不光齊家很有名,顧家也挺有名的,更不用半路起家卻聲名鵲起的薄春山。再加上齊顧兩家退親,薄顧兩家結親,以及齊家遷家離開定波,這仆人很是知道些這家的事,就告訴了自家太太。
這個官太太知道后,就拿到與之相熟同樣是官太太的圈子里,當茶余飯后的談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