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老太太走了,阿嬌看看手里的信封,擔心趙老太太出事,阿嬌不敢真的等到傍晚再告知官爺,便派翠娘去縣衙跑一趟,將信交給官爺。
翠娘去了,很快蔫蔫地回來,說官爺帶著捕快們去鄉下辦案了,不知何時才歸,翠娘怕信丟了,沒敢留在縣衙,原封不動地揣了回來。
遇到這種事,阿嬌也沒有旁的辦法了,只能等。
翠娘好奇地打聽到底發生了什么事,為何趙老太太要帶著丹蓉離開。
昨日趙宴平公開丹蓉的身份時,翠娘兄妹以及秋月都不在,三人還蒙在鼓里。
人都走了,這事也瞞不住,阿嬌便簡單地解釋了下,沒有提及丹蓉以前是青樓歌姬,只說官爺發現丹蓉不是香云姑娘,要送丹蓉走,趙老太太卻想留下丹蓉,祖孫倆因此起了爭執。
翠娘弄明白后,撇嘴道:“我就知道她肯定不是,官爺這么好,沈姑娘也和善大方,香云姑娘肯定也錯不了,哪像那個丹蓉,一個大騙子還敢在我們面前耍小姐威風,她哪來的臉?老太太就是糊涂,為個外人跟官爺吵。”
阿嬌心想,她是沒提丹蓉送銀子給趙老太太,提了,翠娘就不會疑惑了。
晌午的時候,翠娘正在廚房做飯,趙宴平突然回來了,下馬便問迎出來的阿嬌:“早上你派翠娘去縣衙找我了?何事?”
他帶人在鄉下跑了半天,剛剛才回縣城,得知家里可能出事了,便回來看看。
阿嬌折回屋里,取那封信交給他。
信中說的,便是丹蓉與趙老太太商量的那樣,只不過是以趙老太太的口吻告訴趙宴平,說她不忍心丹蓉流落街頭,要去老家給丹蓉找個能好好待她的人家,這件事一解決,趙老太太就會回來。
趙宴平看完信,直接把信紙捏皺了,老太太說的好聽,還不是貪丹蓉的銀子?
“官爺,老太太說了什么?”阿嬌見他臉色難看,緊張地問。
趙宴平把信給她,讓她自己看,他去屋里喝水。
阿嬌匆匆看完,直怨趙老太太糊涂,她攬下丹蓉的婚事,做了這個媒人,將來丹蓉安安分分地與男方過日子也就罷了,萬一出什么事,夫妻倆都要回來找趙老太太,說不準還要連累官爺,這不是自找麻煩嗎?
不過,從丹蓉的角度想,她無處可去,一個弱女子帶著金首飾與銀子,確實危險,只能抓緊了趙老太太,暫且當個靠山。
阿嬌不知道該怎么做,幸好這個家也不用她做主。
她收了信往屋里走,才到門口官爺就出來了。
“官爺去哪?飯馬上好了,你……”
“我去接老太太回來。”趙宴平冷著臉道。
他去意已決,阿嬌沒法阻攔,只囑咐道:“你慢慢勸老太太,她年紀大了,上次老郎中交代過,萬不可再動肝火。”
趙宴平點點頭。
下午阿嬌還把趙老太太的西屋重新打掃了一遍,然而到了傍晚,趙宴平一人回來了。
阿嬌都跟著發愁了:“老太太不愿回來?”
趙宴平沉聲道:“我沒去接。”
趙宴平想去的,然而出了城門,趙宴平慢慢又改變了主意。
歸根結底,丹蓉也是可憐人,如果她能找戶人家嫁了本本分分地過下去,也算是得了善終。他真去強帶老太太回來,老太太可能氣中風,丹蓉也沒有容身之地,不如就像現在這樣,隨了他們去。等丹蓉出嫁前夕,趙宴平也會敲打她一頓,丹蓉若不安分,趙宴平自有法子對她。
丹蓉跟著趙老太太來了沈家溝,兩人沿著村路往趙家老房走的時候,便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村人們七嘴八舌地向趙老太太詢問丹蓉的來歷。
趙老太太笑瞇瞇道:“宴平一位好友幫他找香云,送了丹蓉姑娘給我們認,可丹蓉姑娘并不是香云,她孤零零的無家可歸,求我替她做主找個好人家嫁了,我便帶她回老家幫她物色物色。”
村人們說話都比較直接,見丹蓉二十左右的年紀,紛紛問道:“丹蓉姑娘這么美,早嫁過人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