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走了,看熱鬧的街坊們也散了,趙家門前又恢復了清靜。
郭興一個人坐在倒座房門前。
官爺去了西屋,妹妹在隔壁哭個不停,郭興嘆口氣,仰頭望天。
郭興不喜歡趙老太太,但官爺對他們兄妹有救命之恩,趙老太太也沒有太欺負人,郭興愿意哄老太太高興,愿意給老太太使喚。后來,家里來了溫柔美貌的小娘子,小娘子與人和善,郭興也愿意聽小娘子差遣,不要工錢去替小娘子做事他都愿意,趙老太太數(shù)落小娘子的時候,他與妹妹聽著心里也都不舒服。
趙老太太死了,郭興心疼官爺沒了祖母,他對趙老太太沒什么留戀,反而松了口氣,老太太一走,官爺、小娘子都是和善的人,這個家里應該不會再有爭吵了。
誰想到,轉(zhuǎn)眼間小娘子也走了。
都是苦命人,郭興不怨小娘子做出這種選擇,官爺早晚都要娶妻的,萬一娶了厲害且容不了人的,以小娘子溫柔不爭的脾氣,肯定要吃苦頭。郭興理解小娘子,他只是替官爺難受,最親的祖母沒了,能安撫他的枕邊人也拋下了他。
明明是三月艷陽天,卻仿佛有一團烏云籠罩在趙家這宅子的上方,壓得人心里也悶悶的。
就在郭興想去哄哄妹妹的時候,他看見官爺從西屋走出來了,去了東屋,沒多久,官爺將整個書架都搬了出來,放在有陽光的地方晾曬。官爺背對著他整理書架,動作不緩不急,悠悠然,仿佛什么都沒發(fā)生一樣。
郭興一愣。
回想剛剛,從那位將軍夫人過來到離開,官爺都沒有與小娘子說幾句話,痛痛快快地寫了放妾書,小娘子都要上馬車了,官爺也只是提出要小娘子帶上秋月。
小娘子背對著趙家門口哭得淚如雨下,官爺始終一副冷冷淡淡的模樣。
難道官爺真的不在乎小娘子的去留?
郭興不信,沈家剛出事,小娘子決定不再做生意的時候,趙老太太想買了秋月,他聽說后,一想到秋月要走,心里就像要被人挖了一塊兒肉似的疼,半夜還躲在被窩里偷偷地哭,小娘子終于又開始做針線生意幫忙留下了秋月,郭興做夢都在笑。秋月還不知道他的心思,還沒有答應他什么,他自己都一會兒哭一會兒笑的,小娘子陪伴官爺那么久,官爺怎么可能無動于衷?
一定是藏在心里不肯表現(xiàn)出來,就像趙老太太的過世,官爺也沒有當著他們的面落過一次淚。
郭興嘴笨,不會安慰人,忙跑到妹妹的屋里。
翠娘趴在床上哭呢。
郭興低聲使喚妹妹:“你快別哭了,小娘子走了,官爺心里肯定比你更難受,我不會說話,你跟官爺話多一些,快去安慰安慰官爺,他什么事都憋在心里,早晚憋出病來?!?
翠娘抬起頭,瞪著哥哥道:“我不去!你說小娘子的壞話,官爺也沒有留過小娘子一句,你們男人都是鐵石心腸無情無義,全家就我舍不得小娘子,就……”
她這嗓門不小,嚇得郭興忙捂住妹妹的嘴。
翠娘嘴巴一張,咬了他一口。
妹妹不配合,也講不通道理,郭興無可奈何,坐在妹妹床頭直嘆氣。
沒過多久,后院那邊突然傳來“當當”、“咔擦”的劈柴聲。
郭興走出去一看,竟然是官爺在砍柴,光著膀子背對著他們,掄起大大的斧頭,一下一下地劈下去。
“都還有心情砍柴,哪里難受了?”翠娘也跟了出來,見官爺劈完一根木頭還會將砍好的幾段整整齊齊碼起來放到一旁,跟以前他劈柴的情形一模一樣,翠娘更委屈了。
趙老太太經(jīng)常罵妹妹傻,以前郭興還不愛聽,現(xiàn)在他真心覺得,趙老太太罵得沒錯!
“你怎么這么笨!”郭興點著妹妹的腦袋道。
翠娘剛要躲,就見后院那邊,剛把木頭擺在樁子上準備劈柴的官爺突然直挺挺地往一旁倒了下去!
“官爺!”翠娘大叫一聲,忘了剛剛的埋怨,一頭朝后院跑去。
郭興也嚇得不輕,兄妹倆同時趕到官爺身邊,就見官爺昏倒在地上,嘴角、衣襟、地上竟然帶了血,顯然剛剛吐過血!
這可是身強體壯一年到頭都不會生病的官爺啊!
翠娘撲在官爺身上,嚎啕大哭起來:“官爺你別死……”
郭興再次捂住了妹妹的嘴,來不及解釋,他將妹妹丟到一旁,顫抖著去嘆官爺?shù)谋亲?,發(fā)現(xiàn)還有呼吸,郭興抹把嚇出來的眼淚,扭頭吩咐妹妹:“來搭把手,咱們先扶官爺進屋!”
翠娘想哭不敢哭,兄妹倆一起,艱難地將沉如巨石的官爺扶了起來。進了堂屋,左右各一扇門,翠娘想去東屋,郭興想了想,朝西屋揚揚下巴:“還是去西屋吧,小娘子一走,官爺都吐血了,等會兒若醒了,睹物思人,心里更難受?!?
翠娘不是很懂哥哥的話,但還是朝西屋那邊拐了。
將昏迷的官爺扶到床上躺好,郭興吩咐妹妹:“你在這里守著,我去請郎中、太太、小姐過來,官爺若醒了,你只管伺候官爺,少胡說八道?!?
官爺都這樣了,翠娘還敢說什么,只要官爺好好的,她再也不嫌官爺無情了。
安排好家里,郭興去馬廄里解下官爺?shù)鸟R,片刻也不敢耽擱地走了。
他先去請郎中,然后再朝沈櫻的槐花巷奔去。
柳氏、沈櫻一聽,立即安排馬車,過來的路上,郭興解釋了今日家里的變故。
柳氏擔心兒子,暫且沒有心思想阿嬌的事,沈櫻沉默片刻,心疼地道:“大哥平時寡少語,誰也看不透他在想什么,我還以為小嫂一頭熱,沒想到大哥對小嫂的感情已經(jīng)深到了這種地步,明明都難受死了,他還憋著,他不吐血誰吐血?!?
柳氏驚道:“你是說,你大哥是因為阿嬌走了才吐的血?”
沈櫻道:“不然呢,難道還是因為老太太?”
柳氏嘆氣,因為老太太,她還能寬解兒子,若是因為阿嬌,人都去京城了,她又沒本事將人勸回來,如何寬解兒子?
三人快馬加鞭地趕到了趙家。
老郎中已經(jīng)到了,也看過了趙宴平的情況,剛把翠娘叫到堂屋準備說話,見柳氏、沈櫻來了,老郎中便對母女倆道:“官爺這是傷神太過,他又去劈柴做重活,氣血一急,致使吐血昏厥,好在他年輕體壯,休息休息就好了,但你們還要好好開解開解他,人死不能復生,讓他別太想老太太了。”
他這一說,柳氏與沈櫻互視一眼,郭興與翠娘互視一眼,都沒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