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世紀的詩人舒岳祥(1217—13o1)注意到浙江的農村婦女多么辛苦地勞動,采茶、車水、從井下汲水、把食物送到田邊地頭、舂打稻谷、做衣服、種莊稼、賣魚賣菜。他寫了為數1o的一組詩歌紀念她們的勞動,前3如下:
前壟摘茶婦,傾筐帶露收。
艱辛知有課,歌笑似無愁。
照水眉誰畫,簪花面不羞。
人生重容貌,那得不梳頭?
田頭車水婦,挽水要流通。
烏帽掀炎日。青裙鼓晚風。
翻翻循故步,踏踏似虛空。
聽取勞歌意,生身莫嫁農。
江上提魚婦,朝朝入市。
守船留稚子,換酒醉良人。
不著凌波襪,長垂濺水裙。
渾家同泛客,笑剎別離津。1132
詩人和畫家似乎很樂于描繪勞動時的婦女;注視著沉浸于勞作、沒有意識到自己在被人觀察的女人,這時候的想像略帶一點色.情意味。盡管如此,我們還得感謝他們留下了證據。畢竟在必須通過勞作滿足自己衣食之需的大多數家庭里,女人得像男人那樣辛苦、長時間地干活。在中部和南部更暖和的地方,女人被描繪為在戶外干農活的形象。6游(1125—121o)的日記記載,他注意到崇德縣一帶的女人,腳下一邊踩著水車,手上還在捻麻線。范成大(1126—1193)的一詩記述老太太、年輕姑娘、孩子在背上睡覺的媽媽們,采桑葉的季節剛剛過去又立刻去采茶。陳藻(13世紀)寫了題為“田家婦”的一詩,開女人的玩笑,“一田夫婦兩身泥”。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