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將山后九州割讓給宋國?”
“是的,”耶律大石臉色陰沉地重復道,“這只是遼宋結盟的第一步,大宋助我朝打退夏軍,則山后諸州可自取之,然后,遼宋兩國合力攻夏。滅夏之后,宋遼兩國以長城為界,宋國可取關中,連幽州等長城以南的之地盡數割讓給宋朝,我朝取漠北草原。從此以后,天下只南北二朝,南人歸南,北人歸北,放牧射獵之族盡數為我大遼子民,而農耕之民則為宋國統轄,兩國世代修好,止戈息兵,從此共享太平。”
耶律鐵哥驚得說不出話來,其他幾位大臣也瞪大了眼睛,懷疑陛下是不是瘋了。
南朝所謂幽云十六州,以太行山北支為界,分為是以山前七州和山后九州,山前七州以南京幽州為中心,而山后九州以西京大同府中心。十六州版圖之中,既有俯視中原,控扼漠北的雄關要隘,又有宜農宜牧,人煙繁密的膏腴之土。晉朝將這幽云十六州割讓給遼國以后,遼國既占據了地利,人口比從前增加了一倍不止,從此國勢大興。而宋國念念不忘的,則是收復失地,補全金甌。幽云十六州,是遼宋兩國必爭之地,也是河北邊境戰火綿延的導火索。
前軍都統蕭乙薛則大聲道:“陛下,就算要與宋修好,共抗夏國,也不盡數割讓幽云十六州吧?”他的話掀起反對的聲浪,右軍都統耶律阿勃合怒道:“祖宗流血打仗才掙來的土地,豈能輕易割讓!”耶律鐵哥則沉聲道:“陛下,南京道百業興盛,工坊眾多,人口繁盛,西京道地方廣大,羈縻著眾多漠北部族,若失去這兩處地方,不但錢糧匱乏,而且如斷我一臂。從此以后,契丹只能偏處東北一隅,再也無力逐鹿天下,陛下,請三思啊!”耶律阿勃合也踏前一步,吼道:“陛下當初與我們共謀大事,難道就是要出賣祖宗的土地嗎?”他聲音帶著些沙啞,幾乎要流下淚來。
身邊這幾員大將,這些年來忠心耿耿,東拼西殺,還從來沒有如此面紅耳赤的與耶律大石爭執過。耶律大石則沉默地看著這些人,臉上漸漸地動容,良久后,方才站起身來,長嘆道:“諸君并力為國,朕何愁大遼不興!”
見他如此說,眾將都是一愣,耶律大石方才道:“朕適才所,乃一石二鳥之計。其一,遼東事未了,夏國人又攻我甚急,故而與宋國虛以逶迤,借力與夏國相抗。其二,只待遼東事了,我朝遲早都要南下河北中原,夏國和宋國都是漢人,從此番情形來看,到時候夏國必然又會跳出來攪局。宋人怯懦而貪利,所以以利誘之,令其兩國交惡,橫生罅隙,屆時夏國也難以全力相助宋國。”
“陛下這是以幽云十六州為餌,”耶律鐵哥有些遲疑道,“而不是真的要將我契丹的膏腴之地割讓給宋國?”蕭乙薛等也都看著陛下,等他給一個明確的答復。
耶律大石微笑著點了點頭,道:“西京道地廣人稀,地方偏遠,各大部族對我朝歸心已久,以宋國軍隊的實力,縱使占了西京道,也很難守住。至于割讓南京道,不過是一句話而已,夏國是那么好滅的么?”耶律大石看著御賬中掛著的山川地形圖,笑道:“遠交近攻,乃是千古不易之策,我契丹與關中相隔遙遠,河北河東卻在肘腋之間,聯宋攻夏,不過是以此來使宋國和夏國結下仇恨,又消耗宋國軍隊的實力罷了。”
眾將這才轉憂為喜,蕭乙薛笑道:“宋國要取幽云十六州,也得有那個本事才行。”耶律阿勃手按著刀柄,狠道:“等蕩平了遼東,尋一個由頭,便可以攻打河北河東了。”耶律鐵哥則沉吟道:“宋朝君臣妄自尊大已久,陛下既然要與之虛以逶迤,使者不妨為太子夷列向宋國求和親,兩國結成秦晉之好。
耶律大石臉現欣賞之色,點頭道:“好,此事便由北院安排去準備。”他抬手喝了一口油茶,臉色微沉道:“另外,夏國無故攻我,不可不報。把我朝境內的夏國商人貨物都先扣下來,”這時,夏國使者崔謙之的形貌浮現腦海里,耶律大石冷哼一道“除此之外,臨潢府的夏國使者,也看押起來,等朕從遼東回師后再作處置。此人素來對我朝不敬,此次雖不至要了他的性命,但總要給他點苦頭嘗嘗。”
上京城,原先門庭若市的夏國使者館驛,如今卻顯得有些冷清。道路曹已經傳信過來,讓駐遼國的使者團見機行事。可是,崔謙之只安排了多數屬吏立刻回國。因為還有大量夏國商隊還未撤離,使者崔謙之自己仍舊坐鎮在上京,上下打點遼國官員,催促北院為夏國人放通關文牒,為商隊返回大開方便之門。
簽押房里,崔謙之坐在書案前翻閱著公文,絲毫沒有驚慌之色。書案下站在一個書吏,正躬身道:“軍府已經兵攻遼,崔大人,此時若不走,可能就走不了了。”
陳憲的面色雖然平靜,實則是強自按捺下內心的恐懼,這兩年來,上官崔謙之不但沒有架子,而且對他頗有提攜點撥。短短兩年多的時間,陳憲從一個無所事事的破落皇族,成為崔謙之最得力的下屬之一。這份提攜之恩,陳憲心中懷著一分感激,若非如此,向來惜命的他,也不至于主動請求要留下來。
崔謙之抬起頭來,看著這個站在自己面前的年輕人,緩緩道:“我朝上京道的商隊,可都撤離了吧?”得到軍情司的通知以來,崔謙之為著安排商隊返國的事情,可謂煞費了苦心。既要拿捏撤退的時機,不能讓遼國從商隊的動向看出夏國的企圖,又要安排各商隊徐徐離開,免得引起遼國北院的警覺,結果大家都離開不了。這一來二去,時間轉瞬即逝。使者的屬吏大部分都跟隨各個商隊返回了夏國,而崔謙之還帶著陳憲等幾個人做著最后的安排。
陳憲眼中閃過一絲復雜神色,拱手道:“在大定府的三個商隊還沒有消息,大約有四百多人,屬下估計已經收到福海行的傳信,正在朝上京這邊趕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