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爹,我一定是快要死了,不然的話,怎么會看到你活生生地站在我面前呢?”
老太太的神情很平靜,不再像幾日前歇斯底里地咆哮。
只是話里的意思,多少讓人有些動容。
她的目光一直盯著張永壽不放,透過他那很是熟悉的眉眼,恍惚間,好似看到自己的亡夫。
她看得很認真,眼睛發紅,卻不再流眼淚。
這幾日她淌下的眼淚怕是有一籮筐了,此時此刻,反而是一滴都擠不出來。
她不再糾結誰是三伢子,而是自顧自地回憶起來。
“那一年咱們在一起,一家四口多幸福吶。你末亡,我還年輕,我們的兒子也天真可愛。”
“可惜,怎么就變了呢,為什么要盯著我的三牙兒,他才七歲大,什么都不懂,老天爺真是瞎了眼了。”
“他爹,你真是心狠啊,你害了自己,也害了我們的兒子,你在地底下能安心嘛,你把兒子還我……”
她說的話,拼湊不出幾分真相,張耀陽推了一把已經呆愣在原地的張永壽。
“爸,你好好看看,你真不認識這個老太太嗎?”
張永壽有些無措地看著頭發花白的老太太,對方的悲傷他看在眼里,卻無法動容。
努力看了半天,這才從對方那蒼老的面容上,看到幾分記憶里的模樣。
“是有些像,但我不太確定,耀陽,要不……還是算了吧,都一把年紀了,就不要折騰了。”
都已經到了這個時候了,張永壽突然不敢面對,心里想的就是趕緊逃離這個令人窒息的地方。
張耀陽自然是將其攔了下來。
“爸,這是你唯一的機會,過了今天,真相將無法再揭開,你難道不想知道,自己到底從哪里來的嗎?”
張永壽無法回答這句話。
他這些年,往返北方好幾個城市,京都說實話也來過兩次。
每一次都是想找到記憶里家的感覺,但是京都那么大,他就用兩只腳走路,直到身上的所有錢都用光了,這才不得不往家趕。
他很清楚自己是北方人,但記不得是北方哪里的。
如今看到老太太后,他突然篤定起來,也許,自己真的是京都人,不然的話,北方那么大,他為什么要來京都尋了兩次。
在記憶里,他總感覺自己的家像個迷宮,有很多的巷子,讓他總也走不出去。
眼下答案近在咫尺,卻遲遲問不出那些疑惑。
張永壽的沉默,讓張耀陽嘆息不已。
他理解父親的那種患得患失心情,只是結果也許比起他所起的還要糟糕幾分,只希望他能打開心結,從此不再沉泯過往,能挺起脊背向前看。
“老太太,你能告訴我,你的三牙兒叫什么名字嗎你有他的照片嗎?”
張耀陽的話,把老太太從記憶的回籠里拉拽出來。
“我兒的名字啊,他叫張庸首。”
張永壽,張庸首,庸首的字面含義,其實有些深意在里面,庸是平常,平庸的意思,首又是領頭的人。
庸首合在一起,就是個平凡的,不出眾的帶頭人。
張家的人,應該從小就希望他能藏拙,隱跡于普通人的生活里,這才取了這么一個與眾不同的名字吧。
也是張永壽那時年紀太小,還不太會認字,然后就一直記得自己的名字是這個音,給取錯成了永遠長壽的這個名字。
但這一聽,就是同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