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賊見平漢死的凄慘無比,哪里還有膽子抵抗,發一聲喊,來得快,去的更快。
紛紛奪路而逃,朝張角的本陣亡命馳去。
關羽見賊眾潰逃,不敢再耽擱時間,朝趙云囑咐道:“子龍,你我來日方長,現在正是突圍的好時候,你速去搬兵,愚兄靜候佳音!”
短短的一面,趙云心中早已生出惺惺相惜之意,離別在即,難免有些依依不舍,拱手道:“二哥放心,小弟速去速回!”
“子龍速去,愚兄替你開路!”關羽也不忍這么快與趙云分別,拍馬舞刀,當先朝張角大營方向殺去,只望靠著殺敵,緩解心中不舍。
趙云不再留戀,雙腿一夾馬腹,突圍而去。
關羽殺過一陣,見趙云已經脫離戰場,也不再戀戰,策馬回城。
和高順相見,兩人都對趙云贊不絕口,關羽忍不住感嘆,“子龍當世虎將,一身是膽,假以時日,定能成為大哥得力臂膀!”
趙云馬不停蹄,繞過張角大軍,盡挑僻靜處走去,又是一日,終于趕在天光大亮之前,找到了已經離博陵城不遠的呂逸人馬。
呂逸見趙云渾身浴血,風塵仆仆,頓時心中又是憐惜,又是大驚。
趙云這次不僅僅探明了博陵城的消息,更斬將殺敵,給張角當頭一棒,狠狠挫了一下黃巾軍的銳氣,稱得上首功,呂逸不吝夸獎,卻也再三告誡,今后不可沖動魯莽。
他心中不免有些自責,自己憑著后世的印象,把這么艱巨的重任交在一個十二歲的少年身上,萬一趙云有個閃失,他如何能夠原諒自己?
趙云卻滿不在乎,一場沖殺,反倒是神采飛揚,說起和關羽比試的情景,更是眉飛色舞。
帳中諸將聽他娓娓道來,明知他現在安然無恙,卻忍不住時而替他捏一把冷汗。
待趙云說完,吩咐他趕緊下去休息,接近兩日不眠不休,就是鐵打的身子骨也受不了。
趙云卻不肯離開,現在呂逸正是用人之際,這一場下來,他對自己信心倍增,如何肯讓呂逸將自己閑置。
呂逸拗不過他,也只能許他旁聽軍議,此刻博陵城又一次陷入危局,張角的來意更是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按理說,張角既然喊出“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的宣,目的無疑是推翻漢庭,想要取而代之。
那么他的戰略方向自然應該是洛陽,現在反其道而行之,倒向北面博陵城進發,就有些不合常理了。
之前呂逸得到的消息,張角親率十五萬黃巾軍在廣宗和盧植相持。
盧植作為朝廷委派的北中郎將,更有烏桓中郎將宗員任其副手,帶的又是漢庭精銳的北軍五校,可以說整個北方戰線,盧植是總指揮。
而就在這個當口,張角卻離開前線,帶著兩萬人悄無聲息的來到了后方的博陵城,到底是為了什么?
呂逸盯著眼前粗陋的地圖發著呆,腦海里無數的念頭閃過,卻沒有一種想法能夠自圓其說。
良久,他才抬起頭來,向眾人說道:“軍議之時,就當集思廣益,大家不妨暢所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