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轉(zhuǎn)念一想,何進(jìn)曾經(jīng)跟他說過,一旦蛾賊之亂平定,手上兵權(quán)就要旁落,到時候還拿什么跟張讓去爭寵?
想到這里,袁紹長嘆一聲,說道,“此事當(dāng)從長計議啊!”
心里打定了主意,這事情恐怕還得跟何進(jìn)商量商量。
曹操沒想到這句話也沒有說動他,忍不住急道,“本初兄,當(dāng)斷不斷,反受其亂啊!”
“你可曾想過,呂逸只是邊軍一個都尉,卻能硬生生把張角從博陵城下逼退,還險些取了他的性命!”曹操有些神往地說道,“如此英雄人物,豈不正是本初翹首以盼的絕佳助力嗎?”
曹操說到這里,冷笑著瞥了一眼張邈和許攸,說道,“難道此人不比那些夸夸其談,又沒什么真才實(shí)學(xué)的庸人要強(qiáng)?”
張邈和許攸聞頓時勃然大怒,但礙于袁紹在這里,又不好當(dāng)場翻臉,齊齊冷哼一聲,扭過頭去。
“縱然此人英雄了得,但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了閹宦黨羽,正當(dāng)除之而后快,怎可再容他成長?”袁紹冷笑著說道。
“本初此差矣!”曹操痛心疾首地說道,“本初兄難道不想,他為何投身閹宦門下?”
“自然是為了榮華富貴,這有什么難猜的”袁紹理所當(dāng)然地說道。
“他要是為了榮華富貴,以他的能力,呆在并州割據(jù)一方也行,附從張角起事也行,為什么偏偏選了這一條最難走的路?”曹操無奈地說道。
“說明他心懷大漢,不愿看天下大亂!”曹操篤定地說道,“可朝中無人,竟然只有張讓為他說了句公道話,請來了封賞!”
袁紹眼前一亮,似乎想起了什么。
“那呂逸無處尋求幫助,自然而然要投到張讓門下,倒不是我替他說話。”曹操悠悠說道,“大丈夫能屈能伸,有些時候也是身不由己!”
“但只要本初你出手,愿意給他一個機(jī)會的話...”曹操攛掇道,“我相信他會做出正確的選擇的!”
“孟德,你什么時候這么好心,替他人謀起了前程?”袁紹有些意動,卻好奇地問道。
“不是為他人謀前程,小弟是為本初兄充實(shí)羽翼啊!”曹操語重心長地說道。
“那你怎知呂逸建功之后,不會自恃功勞,甘心為我袁家所用呢?”袁紹沉吟半晌問道。
“不知道!不保證!不確定!”曹操深沉地?fù)u著頭。
“正因如此,還需掣肘和制衡!”曹操直視袁紹雙眼,說道。
“制衡?誰來制衡?”袁紹不解地問道。
“一是世家,本初兄和世家多有交好,現(xiàn)在崔司徒對呂逸恨之入骨,正好從中尋找機(jī)會,讓他們相互制衡!”曹操直不諱地說道。
“崔烈已經(jīng)得罪了張讓,現(xiàn)在若是本初愿意拉他一把,恐怕老司徒感恩戴德還來不及!”曹操笑道,“到時候,拉誰,踩誰,還不是本初兄一念之間?”
袁紹想了想,卻反而更加猶豫了。
曹操的話還可以反過來理解,若是他現(xiàn)在幫了呂逸,等于在明面上得罪了張讓,還同時得罪了崔家,怎么算都有些吃虧啊!
“另一方面,便是平亂之功,也可制衡!”曹操哪能想不到袁紹那點(diǎn)小心思,趕緊又說道。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