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媛見聽爺爺說的悲壯,心里大急,正要插嘴,卻被馬續凌厲的眼神止住,不敢吱聲。
“你一身武藝已是當世少有,臨機處事更見沉穩冷靜,可見智謀亦遠勝常人。”頓了一頓,他又道:“若此時拜我為師,老夫自問已沒有多少東西可以傳授給你。”
呂逸正要答話,馬續搖了搖頭,繼續說道:“老夫隱居多年,朝中已無人脈,縱然拜在老夫門下,對你今后朝堂立足,并無絲毫助力你可知道?”
“弟子明白。”呂逸老老實實點頭應道。
“好!”馬續見他絲毫不作偽,點了點頭,繼續說道:“老夫為官之時,性如烈火,嫉惡如仇,朝中樹敵甚多,你若拜在老夫門下,不僅不能助你揚名立萬,天下聞名,恐怕宵小攻訐,反而要陷于暗潮洶涌的險境,你可知道?”
“弟子明白!”呂逸眼神坦蕩,毫無懼色。
“好!”馬續眼中滿是欣慰,又道:“我馬家,上承伏波將軍遺志,百余年來,馬家眾人無不以復漢興邦為己任。你若想拜在老夫門下,亦需不墮其志。此生不能驅逐胡虜,或將死于邊野,馬革裹尸,你可知道?”
“弟子明白!”呂逸朗聲說道,“弟子生于關外,死于塞北,何懼之有!馬革裹尸,何其壯哉,師父放心,弟子定當盡心盡力,保國衛民,不復河山,死不旋踵!”
“好!好!好!沒想到老夫行將就木,猶能收到你這樣的弟子!此生無憾矣!”馬續聞開懷大笑,手上一松,呂逸推金山,倒玉柱納頭三拜。
馬媛疾走兩步,將馬續身后屏風推開,露出一張娟制畫像,正是伏波將軍馬援,躍馬揚鞭,傲視胡虜的場景。
畫像下是馬援神位,信香裊裊,一塵不染,顯然四時拜祭不停。
馬續帶著呂逸走上前去,恭恭敬敬跪倒,朗聲說道:“叔祖英靈在上,不孝子孫馬續今日收呂逸為弟子。從此伏波之志不墮,馬革裹尸豪情不改,叔祖英靈不遠,護佑子孫驅除胡虜,永靖邊塞!”
馬續蒼老豪邁的聲音振聾發聵,呂逸的豪情壯志被瞬間點燃,如同一團烈火在心中熊熊燃燒,他情難自抑,大聲而決絕的說道:“弟子今日對天盟誓,若不能驅逐韃虜,馬踏龍城,絕不履足中原一步!若違此誓,天厭之!”
師徒相視,時間仿佛靜止了一般,一切盡在不之中,伏波精神如同一道洪流,無聲無息在兩人之間傳遞。
馬續長身而起,肅容朗聲道:“伏波一脈,后繼有人,不肖子孫馬續,斗膽請‘伏波遺寶’!”
這句話猶如一道霹靂,在呂逸心頭炸響,他這才知道,原來竟真有遺寶,頓時不知道該喜還是該驚,滿臉錯愕。
馬媛見他模樣,唇角微揚,恭敬的伸手卷起馬援畫像,只見其后是一個暗格,一張巨弓映入眼簾。
馬媛雙手托起巨弓,費力的拿到呂逸面前,短短幾步路,已經香汗淋漓,氣息急促。
呂逸趕緊起身接過,巨弓入手,饒是他天生神力,也雙手一沉,險些沒有握住,趕緊沉腰扎馬,這才沒有當著馬媛的面出丑。
只聽馬續肅聲道:“世安,此弓名為‘射日鐵胎弓’乃是先祖當年馳騁塞外所用,今日傳你,愿你憑此弓為我大漢開疆拓土,射虎驅狼,終不墮伏波威名!”
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