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長先生。”
凌云轉頭一看,感覺很意外,“哎呀,張三同學,沒想到從書院出來之后成兵部尚書了!”
張三笑著上前,恭敬地行了一禮:“院長先生,許久不見,別來無恙。當年承蒙您在書院的教誨與照拂,學生才有今日這番成就,實在感恩不盡。”張三身著官服,頭戴烏紗,舉手投足間既有文人的儒雅,又透著久居官場的干練。
凌云微微點頭,眼中滿是欣慰:“看到你如今能為大夏效力,獨當一面,我甚是欣慰。此番大戰(zhàn),兵部諸事繁雜,你辛苦了。”
張三連忙擺手:“帝君謬贊了,為國盡忠,乃學生分內之事。如今大戰(zhàn)雖勝,可大炎受損嚴重,百廢待興,兵部后續(xù)諸多事務還需細細籌劃。”
凌云目光深邃,望向遠方,似在思索著什么:“嗯,你說得對。當務之急,是要重組軍隊,補充兵員,加強訓練。經此一役,我軍雖勝,卻也暴露了不少問題,必須及時整改,提升戰(zhàn)力,方能應對日后可能出現的變數。”
張三應道:“帝君所極是。學生已著手安排,各地募兵事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同時選派經驗豐富的將領前往各新兵營,督導訓練。此外,兵器裝備的更新換代也刻不容緩,我們需加大研發(fā)投入,打造更為精良的武器,確保我軍在裝備上不輸于人。”
凌云微微皺眉,補充道:“不僅如此,還需完善軍制,優(yōu)化軍隊的指揮系統與后勤保障體系。各軍兵種之間的協同作戰(zhàn)仍有待加強,此次若不是神機營的火炮、蒼龍軍以及各方援軍配合得力,勝負猶未可知。”
張三點頭稱是:“帝君洞察秋毫,學生定會將這些要點落實到位。還有一事,關乎大炎與周邊國家的軍事外交。如今五國雖兵敗,但其狼子野心未必就此打消,日后恐有反撲。我們需未雨綢繆,一方面加強邊防建設,派駐重兵把守;另一方面,與天盛等友好國家保持緊密聯系,互通情報,必要時相互支援,形成穩(wěn)固的軍事同盟。”
凌云眼中閃過一絲贊賞:“張三,你考慮得周全細致,不愧是我大炎的兵部尚書。這些事務就交由你全權負責,若遇難題,隨時向我稟報。”
張三領命,神色堅定:“請院長放心,學生定當竭盡全力,不負所托。”
突然張三壓低聲音,小聲對凌云說道,“院長大人,學生有一事不解,還請先生解疑惑。”
凌云微微挑眉,看向張三,目光中帶著詢問:“但說無妨,何事讓你如此困擾?”
張三略作猶豫,斟酌著辭:“如今我大炎與大夏合并,國力大增,又剛擊退五國聯軍,威望正盛。以院長您之謀略、之威望,加之麾下強兵悍將,實有掃平諸國、一統大陸之勢。學生斗膽一問,院長可曾有此雄心,欲揮師西進,成就不世霸業(yè)?”
說罷,他眼神熾熱地盯著凌云,似是期待從他眼中尋得那壯志豪情的火焰。
凌云凝視遠方,沉默良久,似在權衡這浩渺天地間的利弊得失。
許久,他緩緩開口,聲音沉穩(wěn)而堅定:“張三,你所不無道理,這大陸如今四分五裂,戰(zhàn)亂頻仍,百姓苦不堪。我既身負大炎與大夏百姓的期許,又怎忍心見蒼生久陷水火。既已有此契機,我便應挺身而出,擔起這一統之重任。”
張三聞,眼中光芒大盛,激動地再次拱手:“院長心懷天下,實乃萬民之福!學生愿肝腦涂地,追隨院長左右,共赴這波瀾壯闊之征程。”
凌云微微點頭,目光漸轉銳利:“然此事切不可操之過急,需謀定而后動。當務之急,是要重新整編軍隊,大夏援軍與我大炎將士雖并肩作戰(zhàn),可彼此間戰(zhàn)術配合仍有生疏之處,必須強化協同訓練,磨合出一支如臂使指的精銳之師。”
張三應道:“院長所極是,學生這便去安排。依學生之見,可選拔軍中精銳,組建先鋒軍團,由院長您親自統帥,直搗敵軍要害,必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凌云深深看向遠方,“一年后,兵發(fā)五國!”
——
如此浩大的動靜自然被各方勢力密切關注,很快期待已久的五國就知道了百萬聯軍被擊潰的消息。
北冥王朝的國君,這位自恃有著上古皇朝血脈、平日里高高在上的統治者,聽聞百萬聯軍慘敗,臉色瞬間變得慘白如紙,手中把玩的玉如意“啪”地一聲掉落在地,摔得粉碎。
“一百萬大軍,一百萬大軍啊!就算是一百頭豬也不可能那么快就殺完吧?!”
他瞪大了眼睛,滿臉的不可置信,仿佛聽到了世間最荒謬的事情。
“來個人告訴朕!我北冥王朝傾盡百年底蘊,聯合四國之力,百萬雄師,怎會敗于那凌云小兒之手!”
他在大殿內來回踱步,腳步急促而慌亂,龍袍的下擺隨著他的走動翻飛,恰似他此刻紊亂的心緒。
盛怒之下,他猛地一揮袖,將御案上的奏章、筆墨一股腦掃落在地,“傳朕旨意,即刻召集朝中重臣,商討對策,定要讓那凌云付出千百倍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