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大人,你若真心為國,我自當敬重。
但你若只為一己之私,搞黨爭這一套,我江臨誓死不從!
我雖年輕,但也知道忠君愛國之道。
你若再以此相逼,我自當向皇上稟明一切,請皇上圣裁!”
胡惟庸聞,怒極反笑,眼中閃過一絲狠厲之色,但隨即又恢復了平靜。
他深知,此時與江臨硬碰硬并非明智之舉,只得暫時作罷。
他冷冷地看了江臨一眼,說道:“江大人,你好自為之吧,想去告狀,就去告狀吧!
但本相盡于此,日后若再想加入我胡黨,只怕就沒這么容易了。”
說罷,胡惟庸拂袖而去。
江臨望著胡惟庸離去的背影,心中暗道:“這老狐貍,果然狡猾。
但我江臨豈是任人擺布之輩?日后定要小心提防,不可讓他得逞。”
此時,見胡惟庸離去,許多和王垣急忙上前,滿臉關切地向江臨問道:“江大人,那胡惟庸突然造訪,究竟有何用意?”
他們二人本是朱元璋派來暗中觀察江臨的,因此對胡惟庸與江臨的會面自然格外在意。
江臨輕輕嘆了口氣,故作沉思狀,對二人說道:“唉,二位可知,那胡惟庸今日前來,竟是想要我加入他那所謂的胡黨。”
許多聞,面露驚訝之色,低聲對王垣道:“丞相大人竟然親自邀請江大人加入胡黨?”
王垣也是一臉難以置信:“是啊,這胡黨可不是隨便什么人都能進的,江大人初來乍到,竟能得此殊榮?”
江臨故作不解:“哦?這胡黨究竟是何方神圣,竟讓二位也如此重視?”
二人面露難色,似乎有所顧慮。但在江臨的追問下,許多終于開口:“這胡黨,乃是丞相胡惟庸暗中創立的黨派,
其中不乏跟隨皇帝起家的淮西勛貴,朝廷上下,許多官員都牽涉其中。
更有傳說,前任丞相、開國元勛李善長,乃是胡黨最大的支持者。”
王垣補充道:“沒錯,這胡黨勢力龐大,一般人想要加入,難上加難。
非得是身居要職,或是有人推薦才行。
沒想到胡惟庸竟如此看重江大人,會親自上門相邀。”
江臨故作震驚:“原來如此,這胡黨竟有如此深厚的背景?”
江臨心中暗自思量,作為穿越者,他雖對具體的歷史細節不甚了解,但也知道一些胡惟庸的胡黨成員。
御史大夫陳寧、御史中丞涂節、明朝開國元勛的李善長、吉安侯陸仲亨、平涼侯費聚、延安侯唐勝宗、南雄侯趙庸、滎陽侯鄭遇春、宜春侯黃彬、河南侯陸聚、都督毛驤、李善長之弟太仆寺丞李存義、明州衛指揮,受胡惟庸派遣下海招倭,與倭寇約定共同舉事的林賢、元故臣,胡惟庸遣其致書稱臣于元嗣君,妄圖謀反的封績……
這些人在歷史上都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但最終都未能逃脫胡惟庸案的牽連。
江臨不禁感嘆,歷史的洪流中,個人的命運往往如此渺小。
然而,他也明白,這些歷史細節不能輕易透露給眼前這兩人。
畢竟,眼下的胡惟庸還是朝中重臣,若是自己隨意泄露歷史,只會給自己招來不必要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