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動了一下,身子尚有余溫,嘴角不停的淌著血,拉成了一條絲狀。
龍卷風來了,眼看著就來了。
梭梭樹被連根拔起,黑云一樣在恐怖的風眼里極速旋轉。
面對這可怕的一幕,我臉都白了,這要是被卷進去恐怕就等同于進了絞肉機。
此時,活著最重要,誰也顧不了誰了。
隱約之中,我看見譚所長捂著帽子瘋狂向外圍逃跑,期間摔了好幾個跟頭。
至于其他人早已經看不見了。
“快,上馬。”
林滄海腳蹬馬鞍,翻身上馬,勒轉馬頭。
“光廷,玲子,快,跟上。”
畢,他催馬揚鞭,疾馳而去,我和張玲也紛紛翻上馬背,馬鞭不停的抽打著馬屁股。
一直跑到了四海賓館,上次畢超給我的鑰匙我還沒來得及還給他,剛一打開鎖,“咣當”一聲,林滄海一腳把門踹開了。
張玲沖進廚房,拿掉暖水瓶袋子,把中指伸進去感受了一下,這是十幾天前燒的開水,已經沒有了溫度。
她拿起暖水瓶,也顧不上淑女形象,昂起脖子“嘰里咕嚕”的灌了起來,水流順著她的嘴角流到了脖子上。
“光廷,你也喝點。”
張玲把暖水瓶遞給我,出于尊重,我轉了一下,從另一邊開始灌水。
余光中就看見張玲拉了拉前胸的衣襟,一抹景色頓時映入眼簾,真他娘的圓又圓啊。
咳嗽兩聲,放下了暖水瓶,鍋碗瓢盆的揭開一看,什么吃的也沒有。
“你們兩個過來。”
林滄海喊了一句,我和張玲聞聲趕了過去,只見他穿著鞋上了火炕,揭開炕角一看,竟然有一個十多公分厚的鍋盔饃。
這個火炕我知道,當時我們剛來的時候屋里潮氣大,鼻大炮還老大不樂意的說英子和畢超天天在火炕上滾床單,讓畢超把火炕騰出來,可是英子不愿意,也就不了了之了。
林滄海拿匕首切了兩塊扔給了我和張玲,自己也切了一塊。
“此地不宜久留,趕緊吃,吃完就走。”林滄海使勁一拽,咬下來一口鍋盔饃說道。
前面說過,房子半邊蓋,是陜西八大怪里的一怪,其中還有一怪,那就是鍋盔像鍋蓋。
據史料記載,鍋盔最早可追溯到商周時期,相傳周文王伐紂時鍋盔就被用作兵士的軍糧。
其制作方法簡單,加以各種香料,淺鍋慢火烘烤而成。
著名的鍋盔有乾州鍋盔、涇陽鍋盔、武功縣鍋盔等,但要說到奇特,那就不能不提陜北的鍋盔了。
陜北鍋盔很大很厚,我見過最大的鍋盔直徑將近有兩尺,厚度十公分左右。
放在火炕上烙整整一個冬天,等第二年立春那天再吃,寓意一年有個好收成。
可能有人會問了,這么大,這么厚,能熟嗎?
我也納悶呢,反正吃著沒事,還挺香的,就是有點廢腮幫子。
吃完之后,來不及停留,立刻收拾好東西,全部裝進了我的奧拓車里面。
林滄海說:“玲子,光廷,你們立刻回西京城,把東西藏好,然后給我卡里轉200萬過來。”
張玲點點頭,剛要走,又回過頭來問道:“林老,那你呢?”
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