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本來合適
王府門口,門庭若市。
來往賓客遞交著自己的請帖與禮單,外頭的門房應接不暇,頻繁地高聲唱喏,請人入內。遇著位高權重者,往往越發熱情。
周寅之在錦衣衛里,也算個角色了。
可如今一封禮單遞出去也只不過換得王府下人尋常臉色,便可知今日有多少王公貴族聚集在此了。
本是姜氏嫁女,周寅之托賴姜伯游舉薦才得入仕,本該備上一份厚禮??汕瓣囎勇砸凰妓?想起姜雪寧與自己這位姐姐的關系似乎并不融洽,便把原來備的禮減了一半下來。
只不過長公主和親那陣,姜雪寧交代他去辦點事,后來又說不用了。
這陣子更是從未聽說她在外面走動。
原本通州一事里拜見過的謝少師與她似乎只是尋常師生關系,而前段時間傳得沸沸揚揚的那位定非世子,本是個紈绔不說,其出身的蕭氏還搖搖欲墜……
周寅之人站在王府大門口,心里卻著實憂慮:圣上如今更重視錦衣衛了,衛所里原來的一位鎮撫使得了提拔,其原來的官位便正好缺出。他有心于此,只是去年才升了千戶不久,這鎮撫使之位怎么算似乎都落不到自己的頭上??梢e過這機會,等下一次缺出,焉知會等到幾時?
正這般考量著,門外大街上忽然傳來一聲唱喏:“賢妃娘娘到——”
周遭立時安靜許多。
一架奢華的馬車停在門口,儀容端莊精致的蕭姝搭著宮人的手踩著太監的背從車上下來,向周遭掃看一眼,只淡淡道:“本宮與臨淄王殿下今日要娶的正側二妃皆是昔年同窗,所以特來赴宴,圣上與皇后娘娘還在后面未到,諸位大人不必緊張?!?
眾人全都向她道禮。
只是心里面也不免犯嘀咕:蕭氏如今正身陷贛州賑災銀一案重查的旋渦,左支右絀,這位新封的賢妃娘娘倒是高調得很,怎么好像半點沒受影響一般?
她來旁人自然要給她讓路。
原本門口處是周寅之,已經遞過了帖,一只腳就要邁入門內。
眼見蕭姝朝這邊走過來,他收回腳步,往后退了幾步,在蕭姝走近時彎下身行禮。
蕭姝原是誰也沒看,見此卻是不由向他看了一眼。
這一下,便看見了對方身上穿著的錦衣衛玄底飛魚服,眉梢于是微微一挑。近來都伺候在沈瑯身邊,自也知道他似乎有重用錦衣衛的想法,所以多留了個心眼。
她淡淡笑道:“多謝大人?!?
說完也并不多留,徑直入內。
周寅之微微詫異了一下,略一皺眉思索,眼底卻閃爍些暗光。
蕭姝一走,外頭才又恢復喧鬧。
府里的下人來引賓客入內。
各處廳中,早已坐滿了人。
稍有些身份的都安排在花廳。
朝廷里的官員們大多到了,往日謹慎嚴肅,今日卻難得把架子放下,至少面上拋開了舊怨,推杯換盞,談笑風生。
六部的官員也坐得很近,分了兩邊。吏部、刑部、戶部在一頭,禮部、工部、兵部則在他們旁邊。
謝危通州一役掌了工部侍郎的實缺,正好不與姜伯游一起。
姜伯游乃戶部侍郎,無巧不巧和張遮坐得很近。
旁邊不遠處是刑部尚書顧春芳、吏部尚書姚慶余、刑部侍郎陳瀛等人。
因今日怎么說也是姜伯游嫁女,眾人都同他道賀。
姜伯游喝了幾杯便連連擺手,苦笑起來道:“可也沒多值得高興的,大女兒聽話懂事,還有個二女兒混世魔王似的,可棘手呢!”
這話真沒作假。
眾人多少都聽過點風風語,可也不好說破,反正天花亂墜把姜雪寧一通夸,照舊勸他喝酒:“令愛花容月貌,又曾是公主的伴讀,必定是個端良淑女,外頭的流蜚語怎能信呢?”
陳瀛便附和:“是啊,我一聽便知道是假?!?
旁人奇怪:“這是為何?”
如今刑部是顧春芳接掌,陳瀛慣來用些陰私手段,卻是顧春芳所嫌惡的,也不知存了什么心思,竟向張遮看了一眼,似笑非笑道:“姜大人愛女我等不識,可前陣子街頭巷尾傳的流里另一位不正在咱們眼前坐著么?說什么姜二姑娘與張大人有些首尾。你看咱們張大人這樣,像是會與什么女子有牽扯的人呢?”
眾人皆是一怔,目光轉向張遮,反應了一下——
別說,還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