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小池對于這件意外之事略感詫異,在心里飛快且謹慎地計算著諸樣利弊。
……文玉京,在原書中只擁有一個姓名的存在。
不知善惡,來歷不明。
按照劇情發展,他這時候不是在外仙游,便是閉關閑居,怎會突然參會?
難道他想在打石中劍的主意?
……應該不會啊。
自今日之后,天下稍有些見識的劍士都會知曉,石中劍已被一名靜虛峰弟子拔出,這就算是過了明堂。
得劍者便是靜虛峰未來之主,在這種情況下,若還有誰想要私下奪劍,那便是藐視初祖,不敬這千年流傳的傳統。
這等蠢事,腦瓜仁哪怕象征性地發育過的人都不會做。
在盤算主意時,池小池適時地露出了困惑的神情。
17歲的少年,涉世不深,可能并不知道石中劍在劍修們心中是何等神圣的地位,因此對此淡然些,也說得過去。
但若說完全寵辱不驚,那也太假了。
他單膝跪地,強忍“緊張”,試圖“推脫”這番好意:“稟赤云君,晚輩不敢造次,也不敢叨擾小師叔,宴大……師父于我有深恩,我該償還……”
赤云子揮一揮手,打斷了他。
他想說,宴金華做你師父,除了白白得個虛名外,于你半分益處都沒有。
他是能教你練劍還是能授你心訣?
他不帶你去逛窯子都算他講點廉恥!
但這話說出來,打了宴金華的臉的同時,也無異于打自己的嘴巴子。
正左右為難之際,赤云子聽到身側傳來溫柔一笑。
文玉京用簫輕輕點著唇畔,坦道:“師兄,我喜歡他。”
他說話時,卻沒看著赤云子,而是專注地望著跪在下方的段書絕,話里帶著點鼻音,溫柔得有點像在撒嬌。
池小池心念一動。
……這個人話術不賴。
文玉京看似耍賴的“我喜歡”,實則是把責任都攬在了自己身上。
他喜歡,因此赤云子有了賜徒的理由;
他喜歡,因此低他一輩的宴金華也不得不割愛。
他喜歡,因此他也是在許諾,他會待段書絕好,讓自己安心。
這不僅僅是給了赤云子一個臺階了,簡直是給了座滑梯。
小師弟文玉京,年紀在同門之中最小,向來避人遠居,從無所求,又生就了個自閉性子,連個隨身侍奉的弟子都沒有,難得看他這樣主動地索要一個人,赤云子又急于把段書絕這只略燙手的山芋送出,哪有不允之理:“好了,段書絕,莫要再提。從今日起,你的師父是文玉京,你的名牒改日入冊,到時,我遣人給你送去。”
池小池就這樣抱著石中劍,跟文玉京回了家。
他本來還想回漁光潭收拾一些東西,順便在私下里再惡心惡心宴金華,但文玉京淡淡一句“我那里什么都有”,便讓池小池暫時收斂了心思,打算先去探探環境。
池小池又不急。
宴金華是他的任務,可段書絕又何嘗不是宴金華的任務?
他就算不回去,宴金華也會主動貼上來。
于是他走得心安理得,甚至穿走了宴金華那件厚實的外袍。
靜虛峰共十六峰,文玉京獨居一峰,號曰回首峰。
靜虛山的規矩眾多,其中一條,非是君長或高階弟子,無特殊情況,入山必須下劍,其原理大致等同于高中里學生不得騎自行車,而老師可以開車進校門。
文玉京也不御劍,與池小池一起慢慢在月下散步。
文玉京在前,池小池跟在后面,二人都不是話多的人,交流不算頻繁,但氣氛卻很是舒緩寧靜,絲毫不覺尷尬。
文玉京走得很慢,姿態優雅,無聲無息。
他掬一捧青螢為燈,吹簫而行,在前面帶路。
池小池想,這大概就是古代人的浪漫吧。
這條路他不很熟,且回首峰向來是文玉京一人獨居,山路磚石難免有脫落損毀,崎嶇難行。
池小池索性踩著文玉京的腳印前進,以免踏空。
他們直登上了峰頂絕壁。
山頂,蓬松雪白的云叢間露出一角彎月,眾星列宿,卻都難掩熒熒月華。
池小池見此勝景,沒忍住脫口贊了一聲。
文玉京問他:“月亮可美?”
池小池猛地一晃神,想到了那次061為自己“摘”下的星星,又想到了現在還戴在他尾指上的戒指,只覺尾指火燒火燎地燙起來。
他收起了“該不會要摘月亮”的無謂想法,問:“師父,我們可是來賞月的?”
文玉京聞,抬起手,手掌朝月亮方向攤開,不多時,一段淡銀色的月華便凝固在了他的掌心,竟是一把鑰匙的形狀。
他微微笑答:“不,我們回家。”
池小池眼前一晃,天地突變。
原本蓊蓊郁郁的山頂乍然平闊,一片古樸清幽的宮宇綿延鋪開,四周花樹皆茂,一面如鏡般的平湖如同一條翡翠腰帶,環繞殿宇,把殿宇圍作了一個湖心島的模樣。
唯有月亮還是那個月亮。
池小池初來乍到,自然是要先弄明白這里的規矩才是。
實際上,他甚至不清楚文玉京把他要來的目的。
他彬彬有禮地拱手:“師父,可需要我做些什么嗎?”
“有。”文玉京把玉簫放回腰間,返過身來,溫和命令,“拔劍。”
池小池一愣。
“拔出石中劍。五十招內敗我。”文玉京把背上的傘取下,“或者,我敗你。”
他手中傘尖一抖,化為一柄碧色軟劍,劍柄正是傘柄,上面雕有半鏤空的雙鯉圖。
文玉京右手持劍,左手背于身后,注視著他。
池小池知道這是入門必經的試練,也沒多想,脫去外袍,拔出石中劍。
水劍無形,直指地面時,有一截垂落在地面,汩汩流動,卻不沾濕地面分毫。
軟劍先發,細微的嗡鳴聲分撥開空氣,直奔面門,池小池一指平抹劍身,橫劍彈壓下來襲的劍尖,再以腕力反挑撥開,避其鋒芒,直取中路!
然而軟劍如有生命,被撥開后即刻回彈,而文玉京單手使劍,側身避芒,躲過一擊,劍出如鞭,一道銀絲細光翩然而過,把他的肩衣削下了一片來。
先前段書絕所習均為靜虛劍法,而拔出石中劍時、鮫人先祖教授的劍法心訣,他也只是聽過一遍,還沒有開始學習,因此二人招式往來,均是靜虛劍法中最常見的快劍路數。
劍勢如疾雨,二人之間銀光交爍,三十招轉眼方過,池小池體內的段書絕漸漸被燃起劍意,取準空檔,斟酌好腕上氣力,側挑而去!
文玉京擅使軟劍,劍勢著實詭譎飄忽,難以預測,但若要正面對劍,他怕是不成。
段書絕計算精確,他保證,自己這一劍,論角度,論劍勢,文玉京絕擋不下來。
孰料,文玉京并未阻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