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樓上氣氛緊張,所有人都不再交頭接耳,滿臉驚奇之色,瞧向了孔駒。
江寒欺世盜名,竊據他人詩詞
事實上也有人懷疑江寒的文名,但他一首接一首的詩詞根本作不得假。
在云陽縣時,踏青文會上便有人質疑江寒,然而當時他便當眾作詞自證,更何況后來端午文會,他為孟紅裳當眾作一首詩,震驚四方,更是無可懷疑的。
是以縱使有人質疑江寒,也會被人反駁回去。
而如今孔駒竟然聲稱自己有證據證明江寒,竊據他人詩詞
弘貞皇帝高坐龍椅,神色并無什么變化,神情很是淡然——他似乎早就知道了今晚這場文會會出什么事,并沒有什么反應。
太子微微皺起了眉毛,微微俯過身子,看向了左手邊的魏王。
魏王端起酒盞喝著酒,但臉上卻露出了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一副看好戲的神態。
太子從魏王的這副神態中便斷定了他知道今晚會發生的事,甚至這件事可能還有魏王在推波助瀾!
他們想要江寒名聲掃地,甚至要江寒死!
這孔駒,只是個舉人,但敢在這個時候出來,就證明他掌握了對江寒不利的證據。
太子皺緊了兩道眉毛,臉上也露出了擔憂的神色。
現場的人各揣著一番心思,而這時,孔駒伸手一招,一名下人便捧著一個正正方方的盒子過來近前。
孔駒打開盒子,盒子當中放著一本書,書頁上面寫著七個大字:觀云居士詩詞集。
孔駒將書本捧出來,朗聲道:這是曲阜觀云大儒的詩詞集子,觀云大儒德高望重,有蓋世之才華,他曾將自己畢生詩詞收集起來,裝訂成冊,欲供后世閱讀學習,這本書,便是他著下的……請大人觀之。
觀云原名季伯初,乃曲阜人,雖然沒有排進大虞七大家,然而也是學識淵博的大儒,自號觀云居士。
只是少有著作傳出。
聽到孔駒這番話,在場的文人面面相覷,孔駒為什么要在這個時候拿出觀云居士的詩詞集子
萬俊臉色嚴肅的上前,接過那本書,將其翻開,念道:長相思。風蕭蕭。雨騷騷。風雨蕭騷梧葉飄。瀟湘江畔樓……
他念到這兒皺起眉頭,便繼續往下翻: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咦,這是……
他繼續翻下去,又念出了幾首詩詞,頓時讓在場的眾人屏住了呼吸,滿臉詫異不解的神色!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十年磨一劍……
萬俊連念數首后,現場已然一片嘩然,很多文人紛紛變色:
這不是江寒的詩詞嗎
怎么會出現在觀云居士的書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