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靈涯花了兩天時間把抱陽觀里的東西清點了一遍,還在雜物間找到了一塊牌匾,這是抱陽觀原來的牌子,得有上百年歷史了。
金桂步行街以前修整的時候,整條街的門面都統(tǒng)一了裝修,抱陽觀其實處于步行街大門的外頭,但當(dāng)時大概因為緊挨著,為了齊整一起改換了,反正外墻總是翻了又翻的。
再說整個抱陽觀,統(tǒng)共不到一畝的面積,就是個微型,迷你道觀。整體是磚木結(jié)構(gòu)的小式建筑,前院靠墻栽了一圈竹子,邊角有口八卦形的老水井。
接著便是主殿三清殿,也是整個抱陽觀最大的建筑,里面供奉了三清,背面還有玉皇,東西朝房里是太乙天尊。
過了三清殿,進(jìn)入后院,一圈建筑中,除卻靈官殿與文昌殿兩個配殿,都是住所、廚房等生活所用之處了,此類生活用房都是水泥翻修過。
院里辟了一小塊地,原來還種些蔬果,現(xiàn)在已經(jīng)荒廢了。還有舊時候留下來的碑刻,也有幾百年歷史了。
道觀整體是非常典型的道教宮觀建筑風(fēng)格,坐北朝南,布局對稱,四合院格局,只是從梁柱到瓦片都陳舊無比,甚至破損,很久沒有修繕過了。
按照前人筆記所記載,道觀始建于明,曾經(jīng)毀壞,清末重新修建。
謝靈涯還記得小時候舅舅跟他講過,抱陽觀最大的時候,沿著中軸線有好幾進(jìn),正殿原本供的靈官像,三清像在后殿,還有好幾個配殿。后來歲月中損毀,只剩下一個正殿兩個配殿,三清像遷到正殿,靈官像屈居配殿。
謝靈涯一一拍了照,跑到市文化局去了,他舅舅對這些事很不上心,他想著觀里也算有些老物,就去打聽一下。
一問之下,謝靈涯才知道抱陽觀已經(jīng)登記過了。
市里最近兩年開始比較重視文物古跡保護(hù),文化局有人到抱陽觀考察鑒定,但是唯一的道士王羽集有時行蹤不定,所以只是登記在冊。
謝靈涯一露面,他們還說要給抱陽觀發(fā)銘牌呢,統(tǒng)一制造的,本市古跡文物都有。謝靈涯挺開心地收了,又厚著臉皮打聽,有沒有這方面的保護(hù)資金可以申請。
可惜,人家有是有專項資金,但金額有限,抱陽觀既不是年頭最久的,也不是最爛的,不知何時才能輪到呢。
接待的工作人員看謝靈涯長得好看,又總是帶笑,心生好感,便告訴他局里正在編一本關(guān)于地方名勝古跡文物傳說之類的書籍,要是抱陽觀有興趣,可以把資料發(fā)給他們。
……
謝靈涯上了心,回去就開始翻筆記。
不止修繕道觀要錢,一個空空如也的道觀也很難招到弟子,還會陷入惡性循環(huán)。他得先招攬一些游人香客,前期可能困難點,但這是必須的。
王羽集從來沒心思把道觀搞什么商業(yè)化,或者說根本就不知道。謝靈涯想,就從把道觀的傳說故事完善好開始吧。
抱陽觀前人們的筆記內(nèi)容繁多,還有代代增添的注腳,最多一頁筆記有大半頁都是批注。謝靈涯想找的故事素材都散見于筆記中,他翻了好幾本,還看到了自己以前的涂鴉。
謝靈涯以前不愛學(xué)習(xí),倒是惦記著偷看王羽集的筆記。
相人之術(shù)確實有些神異,以前那些所謂有入星骨的人如何謝靈涯不知道,反正他以前不學(xué)無術(shù)的時候,不說“十六步功夫成仙”那么夸張,但理解得確實特別快。
像這幾頁他翻過的內(nèi)容,現(xiàn)在記憶猶新。
找了半晌,順便溫故知新了一下,謝靈涯總算找到一些可用的素材。
道觀的命名方式很多,神靈名、傳說、地名、道教文化用語等都可以作為觀名,謝靈涯一直以為抱陽觀的名字是取自“負(fù)陰抱陽”。
結(jié)果找到王羽集一位師祖的筆記才知道,抱陽觀原來叫“抱羊觀”,因為以前觀里養(yǎng)了不少羊,后來不知怎么,慢慢成了“抱陽”。
“這個太沒逼格了。”謝靈涯一汗,索性略去這一部分。他大筆一揮,根據(jù)前人筆記的部分內(nèi)容,夸大編造了一個抱陽觀的傳說故事,各種神仙下凡,妖精打架。
寫完謝靈涯還有些意猶未盡,不是他浮夸,他在文化局時看了人家編的其他資料,好家伙,一個個最遠(yuǎn)都搭上女媧、黃帝了,最樸素的也扯到了乾隆。
道觀中,最高尊神三清是必然供奉的,除此之外,一般還會有一個主要供奉的神仙,這個要看當(dāng)?shù)孛癖娀蛘哂^內(nèi)道士的信仰。比如有的道觀供奉真武大帝,有的供奉呂洞賓,還有財神、文曲星等等。
抱陽觀供奉的主神則是王靈官,也就是配殿中的靈官殿神像本尊,被抱陽觀奉為祖師。
王靈官是道教的護(hù)法鎮(zhèn)山神將,專門鎮(zhèn)守道教山門,所以基本上道觀進(jìn)門第一個殿,山門殿里都會有靈官神像,是鎮(zhèn)守保護(hù)山門的。
謝靈涯大致編了個王靈官顯靈,幫助抱陽觀某任觀主降妖伏魔,拯救陽百姓的故事,將這個粗略的故事發(fā)給文化局的人,對方發(fā)了幾個大拇指的表情,估計也覺得他get到了精髓。
抱陽觀的環(huán)境相對外界,看上去是很靜謐古樸,但它畢竟沒加蓋。
抱陽觀后頭是個菜市場,清早就開始做生意,白天步行街也是人聲鼎沸。到了晚上,大爺大媽都聚到黎明廣場,好幾批,音樂震天響。
謝靈涯就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看一整天的書,越看越覺得這個環(huán)境要是能有信眾,那也是出奇了……
他現(xiàn)在還沒琢磨出來怎么搞到資金,暫時一半時間看自己的專業(yè)書籍,一半時間把前人筆記錄入成電子版,倒是提高了打字速度。
因為晚上廣場舞伴奏的聲音實在太吵,他道觀就面朝著廣場,所以謝靈涯戴著耳機(jī)看書。謝靈涯看著看著就睡著了,口干醒來,也不知道幾點了,把耳機(jī)一摘下來,就聽到隱隱傳來的敲門聲。
謝靈涯剛睡醒,還呆愣了一會兒,這才想到,后院有個角門,通著后頭的菜市場,聽這聲響,好像敲的就是后門。
謝靈涯摁亮手機(jī),看了一眼時間,半夜兩點十分,誰會在這個點來敲門?
敲門聲又亂又急,周遭都是商鋪,被吵到的估計也只有謝靈涯。謝靈涯向來心大膽更大,捏著手機(jī)穿上拖鞋就往外走,順手還抄了一根搟面杖。
今晚有月無星,月光清幽地灑在人間,謝靈涯問都沒問一聲外頭是誰,一手便將后門打開了一半,冷不丁問敲門的人:“干什么?”
……
賀樽幾乎趴在門上,上牙和下牙打著架,驚恐蔓延全身,門已經(jīng)敲了三分鐘還沒反應(yīng),而身后的黑暗卻宛如有實質(zhì)一般要附著上來……
他幾乎絕望了,這時候大門卻倏然打開。
嘎吱一聲。
月光順著開闔之處傾瀉下去,照亮一張十分好看的臉,膚色好像和月光一樣冷白,清亮雙眼下的兩道臥蠶原本是有些可愛,不過從賀樽趴在門上略低的角度看過去,倒是顯得有幾分高冷了。
賀樽一時間愣了愣,隨即陷入終于見著活人的狂喜中:“拜托讓我進(jìn)去一下,救命啊!”
謝靈涯挑了挑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