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太后起初雖對換親之事心有不悅,然時至今日,眼見楚若涵將顧君澤照料得無微不至,還揭開了顧母下毒一事。
足以見其聰慧果敢。
她能死心塌地地跟著君澤過日子,倒叫太后對她的成見逐漸消弭,心底不由得生出幾分認可來。
相較之下,皇后毫無由頭的刁難之舉,有失國母風(fēng)范,也令太后反感。
太后眼神威嚴(yán)地掃向皇后,緩緩開口道:“皇后,今日是中秋佳節(jié),闔家團圓的日子,何必這般為難小輩。”
太后剛從武夷山回來,對京城里發(fā)生的事并不知曉。
她哪里知道,皇后此舉是在替她那個不爭氣的弟弟出氣呢。
“你身為后宮之主,當(dāng)有容人之量,莫要失了身份。”太后的聲音不高,但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yán),字字句句敲打在皇后的心間。
這話說得很重了。
皇后心中一凜,連忙起身,恭敬地說道:“母后教訓(xùn)的是,臣妾一時糊涂,還望母后恕罪。”
臉上雖陪著笑,眼中卻閃過一絲不甘與怨恨,但也不敢再多。
皇上見氣氛凝重,便輕咳一聲,打起了圓場:“母后莫要為這些小事動氣,今日中秋,還是以和為貴。
“皇后也是對進貢的布匹好奇,這才想問問顧少夫人,并不是有意刁難,想必日后定會注意行。”
畢,皇上別有深意地看了皇后一眼,那眼中滿是警告之色,暗示她莫要再興風(fēng)作浪。
皇上對魏啟明的行徑一清二楚,這個不成器的混賬東西,整日憑借皇后與魏國公府的滔天權(quán)勢,在京城之中橫行霸道、為非作歹,攪得京城烏煙瘴氣。
若不是念及魏國公年事已高,一生為國鞠躬盡瘁,且膝下僅有這一子,這才未對魏啟明施以嚴(yán)懲。
只是私下里也多次敲打皇后,讓她約束家人。
可如今皇后不僅未加管束,反而在這中秋宴會上借題發(fā)揮,實在愚蠢至極。
皇上心生惱怒,若她再不收斂,恐怕也不會再顧念舊情,新賬舊賬一起算。
皇后微微低頭,藏住眼中的怨憤,輕聲應(yīng)道:“臣妾謹(jǐn)遵皇上教誨。”
太后見皇上發(fā)話,也不好再深究,只是神色淡淡地說道:“但愿如此,這后宮的安穩(wěn),可都系在皇后身上。”
皇后欠身應(yīng)是,緩緩坐回原位,雙手卻不自覺地攥緊了衣角。
此番被太后當(dāng)著眾人的面斥責(zé),可謂顏面盡失了。
皇后眼中的怨恨更濃,只是礙于太后和皇上,暫且按下心思。
隨后,皇上又笑著對眾人說道:“來來來,今日是團圓佳節(jié),眾愛卿和家眷們都盡情享用這盛宴,莫辜負了這良辰美景。”
眾人紛紛謝恩,宴席上的氛圍也漸漸恢復(fù)了些許熱鬧。
楚若涵福了福身退下,思緒卻仍縈繞在心頭。
安陽長公主不是皇上的嫡親姐姐嗎?
世人皆知自長公主仙逝后,皇上念及手足親情,對顧君澤多有照拂,不僅許他隨時進宮,還心疼他身體不便,免了他的跪拜禮。
她剛才看得清楚,皇上起初并不想管。
若不是太后發(fā)話了,下了皇后的臉面,皇上這才不痛不癢地說了幾句,也是給了皇后一個臺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