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來后,一直幫著大賓忙著一些事。但是確實也幫不了什么忙。只能跟著跑跑腿。大概過了有一個月左右。我覺得我繼續(xù)呆在上海只會是大賓的一個累贅。而且眼看著賭場要繼續(xù)開張是不可能的。就產(chǎn)生了要離開上海的想法。畢竟這里離家很遠。對于上海人的說話口音也不是很適應。走到那里都給人一種我是外鄉(xiāng)人的感覺。
在一次喝酒的時候,我就把我想離開上海的想法和大賓說了。雖然他不同意。但是也沒犟過我。但是,他讓我再住幾天。
第2天.他帶我去溜達。我就跟著他去了,當時是去的一家郵政局。那個時候手機記得只有在郵政局才能買到。在那里,他掏錢給我買了個手機。97年是滿街大哥大配傳呼機的年代。小型手機是和少有人拿的。記得那是一款愛立信337的手機。價格貴的嚇人,帶號一共1.8萬左右的樣子(估計現(xiàn)在扔在地上都沒人檢)。按照大賓的說法。以后必須保持聯(lián)系。他準備隨時東山再起。待到那個時候。還需要我去幫忙。于是我就接受了。
盤恒了幾日。和這些朋友舉行了告別宴。我就回到了離家近的這個大城市。租了套房子。我算是有了落腳的地方。記得97年是滿街開賭博機的年代。整天我閑得沒事干。就天天去那里玩。撲克機是死活不玩的。就去搖搖37機。10元100個幣。就是空虛無聊打繁間。從來不去和機器較真。時間就這么無聊的一天天過著。
在游戲廳里慢慢的就認識了一些人。拿現(xiàn)在的眼光看。那是一些投機的人。這些人整天呆在游戲機房里。也不正經(jīng)的去玩。但是對那些機器吃了多少分,吃了多少幣。那些機器啥時候爆過。都紀錄的很清楚。一旦有的機器吃的分多了。而且玩的人不玩的時候。他們會馬上占上去玩。現(xiàn)在回鄉(xiāng)起來,也沒覺得他們撈到多少。
漸漸的彼此都混熟了,經(jīng)常一起去喝點扎啤吃點燒烤。這些人也是一些小賭徒。沒事的時候就湊一起玩“斗雞”
斗雞是一種很普及的玩法。就是一副撲克。打法類似梭哈。三個一樣的最大。類次推下去就是同花的順子同花的雜牌雜牌的順子雜牌,要是倆家出一樣的牌的時候。要比牌面最大的一張牌。三張都一樣大的時候。則要比花色依次是紅桃黑桃方塊草花。
也有的叫“斗智”我句的這個叫法很形象。一副牌多家玩都可以。三個人七個人都可以玩。每人發(fā)三張牌,每人只能看到自己的牌。互相根據(jù)自己拿到的牌的大小決定下注還是跟注。你可以通過跟注的過程去試探別人。也可以通過察觀色來估計對方的底牌。整個過程就是斗智的過程。但是發(fā)到手里的牌的好壞也是輸贏的關鍵。你分到了一手的爛牌。任你演戲演得再好。人家底牌好,是不會被你輕易嚇唬走的。大致的玩法就是這樣。我覺得它普及的很廣。現(xiàn)場的朋友也都應該了解。
說起來大家可能會笑話我。每次下注的金額是人民幣一元
底錢是一元.封頂10元.只剩最后倆家的時候才可以看底牌.要求看的那一家必須雙倍去看.你要是覺得牌好,可以在1-10元之間任意下注.
下家要跟也必須跟你同樣的注.也可以不看低直接先悶一次,緊跟著的下家必須雙倍跟.悶不準超過5元.這樣算起來.一局下來激烈了也能達到幾百元的樣子.每次由上一場的玩家洗牌菲.
最早大家都漫不經(jīng)心的玩著.都是圖個樂和.玩的時候總有不斷加入的人.我也從不去出千,一切任天由命.大家樂嘛.